书籍 失群的鸟的封面

失群的鸟

泰戈尔

出版时间

1970-01-01

ISBN

9787500102540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我每天读泰戈尔,读他的一行,便把世界上的一切烦恼都忘了。”——[英国]叶芝

泰戈尔,印度诗人、思想家。生于孟加拉数一数二的名门中,是印度四种阶级中最高身份的婆罗门。泰戈尔家是当时孟加拉的学问艺术中心,其父亲为宗教思想家,是婆罗摩尼的指导者,生活在具有先进思想的家庭中,其兄长们皆以哲学家、音乐家、梵文学者而著名。泰戈尔8岁就开始作诗,15岁时出版诗集《原野之花》,被称为“孟加拉的雪莱”。1877年留学英国,1883年结婚,1880年以前的作品,均为描写甜美的爱情与世界之美的诗。1891年前往雪利德管理土地,接触到农村悲苦的生活,从此致力于农村改革运动。同时也开始对政治、社会问题发生兴趣,写作了激发印度独立之爱国怀操的诗、小说、戏曲、还参与印度独立运动。后来,因丧失妻子、女儿,诗风转为具有宗教性风格,以宗教诗为主的译诗集〈以歌神的敬礼〉,在欧洲文坛上获得极高的评价。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闻名全球,其中代表作品有诗集〈飞鸟集...

(展开全部)

用户评论
沒找到條目,讀的是心笛等編的《風媒集:周策縱翻譯詩集》,釀出版2017。蠻好的研究材料,尤其是序很有價值。 從前創造社的人,為了譏諷文學研究會,就說:翻譯只是個媒婆,創作才是處女。但媒婆底職務又有什麼可懺惶的呢?風沒有帶來美,它卻希望在詩底紅繩下傳播些種子,讓我們詩園裡將來能開出我的花朵,結出我的果實。這開花結果原是讀者自己底事。「一個孩子底自願就是風底自願。」譯者底志願也只是一個「風底志願」罷了。 真的,我在園裡拾起了一些花瓣,就問她們做我底人。但是她們漲紅了臉不答我,我卻不能忍心把她們放下,我是要「尋遍花蕊,想找到可能長著一顆心的幽境。」 一九五七年於安娜堡(007)
可以作翻译课改错题教材。
周译不佳。
“失群的鸟”相比“飞鸟集”,可能更突出了“stray”蕴含的彷徨和寂寥之感吧。依旧能读出生的热情和爱的美好抑痛苦。 “Let this be my last word, that I trust in thy love.”
周策纵错译多处,不知道如此英语如何在海外做比较文学教授?
20090508购于地坛书市。
Never be afraid of the moments--thus sings the voice of the everla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