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科学迷宫里的顽童与大师:赫伯特·西蒙自传的封面

科学迷宫里的顽童与大师:赫伯特·西蒙自传

[美] 赫伯特·A.西蒙(Herbert A.Simon)

出版时间

2018-01-01

ISBN

9787500154983

评分

★★★★★

标签

历史学

书籍介绍
在当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常常被知识的海洋所包围,但如何在这片海洋中找到方向,成为一个真正的知识探索者?《科学迷宫里的顽童与大师:赫伯特·西蒙自传》一书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指引。通过作者西蒙的个人经历,我们得以窥见一位伟大科学家如何从对科学的热爱出发,不断探索、突破自我,最终成就辉煌事业。
推荐理由
《科学迷宫里的顽童与大师:赫伯特·西蒙自传》一书以自传的形式,详尽地记录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西蒙的学术生涯和个人经历。这本书不仅展现了他对知识探索的热爱和对人类行为深刻理解的努力,还提供了关于心理学、经济学、认知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丰富见解。对于对科学、哲学、经济学或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读物。
适合哪些人读
对科学、哲学、经济学或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
渴望了解知识探索过程和科学家心路历程的读者
对自我成长、人生哲学有追求的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麻省理工学院版序言
致谢
引言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司马贺 自传,膜拜一下认知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家、经济学家……这比江某燕货真价实多了。
对照亚马逊给的后记,白话英文翻译出来变了样。看几段而已,就有几处不通顺,比如work的翻译就很轻率,该是“作品”的翻译成“著作”,该是“成果”的翻译成“工作”;and 该是并列的被翻译成递进……🤔🤔🤔今天电商活动,但是质量糟心,不买了。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思考者,一种人用思考去建造墙,他们给这个世界画出清晰的边界,让我们知道哪里是死胡同,哪里不能走。还有另一种思考者,他们用自己的好奇心,用热情和学识去建造桥梁,让两块分离的土地可以连接起来。
十多年前就知道了Herbert Simon的牛掰,也知道他中文名叫司马贺,如今才读他的自传,可惜读得太晚,早十年读就好了。作者真可谓“一片婆心”,对自己的成长、为人、做事、做研究的心得体会和盘托出,让人、尤其是年轻人知道怎么起步,怎么找到人生的路子。人要先增长本事,而非增长脾气,先做小事,而非好高骛远,自高自傲,不要限制自己学习的领域,广泛学习才有可能掌握独到的“秘密武器”,用它去解决别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后记部分讲了不少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挺深奥也挺有启发。应该说,这个译本还是很流畅的,但不知为什么有些译名迥异主流,如熊彼特译为舒姆彼得,阿尔伯特译为亚尔伯特,其他还有很多,照理是不应该的。
用西蒙自己的话来总结他的原则,可能有些晦涩,但是如果听进去,确实会让人有所感悟:“我是一个自适应系统,存活与成功,都取决于我能否对周围环境的人和事保持合理的、真实的图像。因为我的世界图像只能粗略地接近现实,我不可能对任何事情追求最优化,至多我只能以满意为目标。寻求最好只能是浪费紧缺的认知资源,最好是好的敌人。我是一个20世纪的生物,深信科学和经验主义。我一直把自己置身于一座有着多个房间和无数分岔口的城堡中。经过这个花园或者在城堡中移动,在百转千折中经历人生的意外和惊喜……人生在于体验,不在于种种总结和提炼。”
有一些启发。但译文的一些低级错误实在无法理解。熊彼特、辛格都翻译错了,而讲到数学原理,居然把罗素翻译成卢梭…
很有意思
作者会二十种语言
他中文名叫司马贺,还蛮贴切的。是个聪明又有趣的人呀。
西蒙学习法,让人受益良多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