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的封面

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

[美] 孔飞力

出版时间

1990-11-01

ISBN

9787500404804

评分

★★★★★

标签

军事

目录
前言·························································································· (1)
最新中文版序言 ········································································(1)
平装本序言 ················································································(1)
第一章 地方民兵和传统国家·················································(1)
第一节 近代史的时限·····················································(1)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第二代内部结构动力说,嘉道之乱和太平天国进入日程之外,还有余波延及裴宜理周锡瑞。观点方面年久失修,重要性似乎也不是今天能够一眼点出。因此,比较深刻的感觉集中在写法上,保甲-团练结构和异端组织对应性的叙述以及军事化水平在胡林翼以后的提升,应属两条漂亮的交叉线索,以典型案例为支点建立结构分析的方法和在阶段转变时刻带进湖南帮联系的策略,想来既是后人惯常的手法,也是两招不易效法的功夫。洪荒之初,向来是立意如挥鞭,破题如掘墓。在且仅在这一点上似可胡言乱语,青年孔飞力对黑铁时代我辈的意义远大于无法可效的列文森,少逊于不营法式的魏斐德。
不愧代表作。不太熟悉19世纪地方微观结构的,啃起来会有不能融会贯通的地方。在未能建立现代军事制度的情况下,如何与低水平军事化中固有的地方主义做交易,是帝国晚期延续统治的关键,一直到民国,都是如此。也难怪海外近代史学人很多会再去研究民国。
应该改名为中华帝国晚期社会结构的军事化
失败的地方叛乱,导致了地方军事集团的兴起。对这一个简单逻辑的深度挖掘。
忽略了西方秩序的影响,这一变量明显比太平天国和清朝加起来还要大,典型莫桑比亚山神史观。
历史分期的思考-王朝的衰落是否就意味着国家从封建进入近代?尽管清朝遭受西方的冲击,但内部的民-兵传统社会结构仍维持国家稳定存在,直至太平天国运动撬动这一古老的结构。本书从军事层面,让我们看到地方军事力量的崛起过程,地方与中央的复杂互动,以及地方叛乱促使这些关系迅速转变的过程。叛乱体现的是官方的视角,反对正统政权的会被政府视为叛乱,其应有之义是政府和反叛者是相互对立的一对力量。但叛乱的敌人是不是就一定是政府?显然,在清朝晚期,我们能看到叛乱及其复杂面相的敌人,这些叛乱的敌人,是已经超出官方控制范围内的“地方性的”军事力量。
虽然论题不是特感兴趣,但是笔力不错,让我突然想看吕思勉的通史了(仅看了前三章)
读这本书的同时还在读一些清代地方基层管理的著作,难免会受到一些地方基层治理制度的影响,结合孔飞力所看到的军事制度。两相思考后,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可以说从秦代开始,大多数王朝末期都存在中央统辖权力衰竭而地方组织能力愈发强大的情况。从秦汉时期的“军事贵族”到中唐时期的“地方节度”再到两宋末年的“握兵军将”一直到明末清末的“地方团练”可以说以士绅或类似人员为主体的阶层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对中央权力来说,他们是间接或直接统辖地方的一个中介;对基层百姓来说,他们是上达天听的一个台阶;而他们自身,主观意识又很强,有些人认为他们是“隐性阶层”但可能我一开始就有所关注,并不觉得他们的存在值得大惊小怪。不过这种认知也反映了一定的问题:我们对“基层”以及“日常”的研究,还需要更加深入。
历史发展的分界点应该到社会的内部变化中去寻找。
孔飞力在《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中极重视团练和保甲制度下“寓民于兵”对秩序维持的价值。以曾国藩代表的名流集团(湖南帮)在强组织化下克服了社会危机。不过太平军是地方军事化的“预演”,为后来更大危机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