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告别功利的封面

告别功利

[美] 玛莎·努斯鲍姆

出版时间

2010-11-01

ISBN

9787501194216

评分

★★★★★

标签

教育

书籍介绍

《告别功利:人文教育忧思录》内容简介:在这《告别功利:人文教育忧思录》中,当代著名哲学家玛莎·努斯鲍姆从根本上批判了一种思想,即教育首先是为经济增长服务的工具。她指出,经济增长并不一定导致更好的生活质量:忽视、嘲讽艺术和人文学科,将使我们大家的生活质量以及我们民主制度的健康陷入危险。

作者指出,从教育的历史上说,人文学科曾经是教育的中心内容,因为人文教育被认为是培养负责任的、有能力的公民的重要手段。但是,近年来,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在世界其他国家,教育的目的走向了令人担忧的方向。急切地想推动经济发展,国家日益将培养学生的经济生产力作为主要目标,而不是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让他们成为有知识、有道德、负责任的公民。这种以获利的技能为中心的教育是短视的,已经腐蚀了青年人质疑权威的勇气与能力,降低了他们对弱势群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同情心,削弱了人们处理复杂的全球性问题的能力。这些基本能力的缺失对健全的社会和世界是有害的。为改变这种状况,作者认为我们应该抵制将教育降格为GDP的工具;相反,我们应该将教育和人文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们成为对他们的国家和整个世界有责任心的公民。

目录
译序
序言
致谢
第一章 无声的危机
各国及各国的教育制度都在拼命追求国家的利润,都在轻率地抛弃民主制度生存所必需的技能。这种倾向若是发展下去,世界各国很快就会产出一代代有用的机器,而不能造就完全的公民——他们能独立思考,能批判传统,能理解他人苦难和成就的意义。全世界民主政体的未来面临着危机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关于全球人文教育图景的泛泛而论
如果教育只是应试与谋生的手段,或是追求功利目标的工具,那么这样的教育无疑是狭隘的。当下的中国,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教育?这个问题显得紧迫而重要。因为,如果我们缺乏对于教育本旨的深刻理解,一切有关教育的改革都会变得“无的放矢”。在努斯鲍姆看来,我们所需要的教育是培育人文的教育,而这种教育至少必须包括三种能力:第一,批判性的检讨自己、检讨自己所在传统的能力;第二,接纳并关心他人的能力;第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想象力。在她看来,这样的教育不是功利导向的教育,而是可以使教育的主体,更加具有人文精神,成为善于思辨与反省、具备同情心与充分想象力的健全人。
纳斯鲍姆这么提人文教育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但是最大的问题在于,她没有解构到真正损害人文教育的“教育”的根基那里,就去建构了。不打对手七寸夺不回地盘。
对教育有理想的人必读的书。新华博识文库目前我买到的书,都很赞。
美国的物质主义泛滥导致教育功利化,中国人比美国人更有上进心或者功利心,更应该引以为戒。
同学们给她的“立意高洁”这个评价很贴切,除此之外,我还真就认同读者这个“理想主义”的评论,毕竟“虑善以动,动惟厥时”。
例子与实际情况严重脱节,但核心立场值得认可。现在的情况可能比十年前说“岌岌可危”还要糟糕一些了吧。
读完能写出来论文嘛不能
很好读,把印度换成中国也是一样的。虽然已经无法再在基础教育做弥补工作,但是进行成人自我再教育还不算太晚。我常常觉得整个大环境好像一个绞肉机,在小初高用升学率逼死老师逼死学生,到大学是绩点和论文,到社会是高消费。听到有人问如果不考虑收入想干什么工作,我觉得很无奈。我们应该问,为什么不能一开始就从事那些工作,为什么长大着长大着,生活的可能性就接近于无。甚至是生活一路奔向好工作高收入,把其他一切看作累赘,不说对自己如何,对朋友家人也是巨大的伤害。
世界公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