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冷战时代的中国战略决策的封面

冷战时代的中国战略决策

牛军

出版时间

2019-10-01

ISBN

9787501258932

评分

★★★★★

标签

政治

书籍介绍

《冷战时代的中国战略决策》深入系统地分析研究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冷战结束40余年中国的战略决策,其内容包括联盟、局部战争、国际危机管理、大规模对外军事援助、全面战备、建构均势战略,等等。通过重新研究与苏联结盟、抗美援朝、“炮击金门”、援越抗美、调整对美政策、中苏关系“正常化”等六个案例,揭示了冷战时代中国战略决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并初步建构了研究中国战略决策的理论和分析框架。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踏入冷战:与苏联结盟
第二章 同盟与局部战争:抗美援朝
第三章 军事——外交之战:东南沿海作战暨“炮击金门”
第四章 安全的革命:援越抗美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20220117,“战略”的本质在于管理,“处理国家间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是国家间决策质量的比较、竞争或对抗”(p. 535)。简单来说就是好书,各种档案文献的引用看的赏心悦目(但公开档案还是不够);第五章对四人小组、当时外交决策机制与中国国内政治-中美关系双线变化的阐述非常精彩(简直看得入迷)。当然有评论认为全书对“协商-共识”的分析是不足的,但至少瑕不掩瑜。23岁生日读毕留念。
第五章对中美解冻的评估是,中国对苏联安全威胁的认知是领导人选择与美国和解的根本动力,因而与美国和解也仅限于抗衡被认为迫在眉睫的苏联威胁时利用美国(从而也是正常化达十年之久的原因)。这个观点倒很有意思,前一句话的判断是显而易见的,但后一句可待商榷。与美国和解起源必然是战略格局的变化,但与美国接触过程中是否仅仅是为了利用美国,而是的确想与美国达成一种更可控、更友好的战略关系呢?尤其是72年解冻直到正常化,后者可能是更重要的驱动力。
作者试图提出了一个中国战略决策的“协商—共识”机制,然而这样的机制在本书具体的历史叙事中并没有充分地得到显示。
旧国多病频遭辱,新邦亦常忍寒饥。 含辛茹苦缘何事,美苏冷战远东区。 毛刘周朱奋万民,卅载赢得自由躯。 邓江胡习继其志,誓将中华尽统一。
五日而毕。把国关那些论述去掉,只留下对目前所知的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我就给五星。换言之,本书最大价值在于使读者看到这六个专题中决策过程的复杂与曲折。感想不少,写一不说废话的短评。
总体而言,本书对中国与美苏的互动,国内因素对中国决策的影响描述的直观详尽,读完收获不少。但是总体读来稍显的有些啰嗦,有点乏味。
确实强。对史料和档案的挖掘非常细致,几乎是穷尽了一切手段探寻出中国在冷战时代作出的六项重大战略决策的前因后果。这其实也揭示了中国对外战略并非某些人想象的那样充满不确定性或意识形态性,也没那么持续性的激进。中国的对外政策目的向来是直接而又充满现实主义味道的,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的所有决策都是完美无缺的,可我们反思的前提是“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全是自我否定、自我贬低、逆向民族主义式的反思没有意义,关键是如何实现好的战略决策管理,这有赖于对自己核心利益坚决而不退缩地捍卫,有赖于良性的上下沟通机制、有赖于信仰坚定精英阶层的老成谋国,有赖于正向的文宣动员体制,也有赖于持续增长的经济、科技、军事实力和潜力,过于激进的政策固然是种错误,一味的忍让和退缩同样也不值得效仿。
本书深入系统地分析研究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冷战结束40余年中国的战略决策。作者试图将中国的决策结构总结为“协商﹣共识”,但书中就这个机制如何在决策中发挥作用的叙述稍显不足。
再现六件大事决策的动态过程和复杂机理。“历史场景不可能再现而让后人重新推演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但是,后人仍然可以也有必要检验当时的决策者是否做了足够合理的努力,以及认识到他们的认知中存在的那些需要引以为戒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