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我的前半生的封面

我的前半生

爱新觉罗·溥仪

出版时间

2010-12-31

ISBN

9787501448166

评分

★★★★★
书籍介绍

《我的前半生(灰皮本)》是溥仪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最初撰写的反省笔记,1960年曾由群众出版社内部印行;后又遵照中央领导的要求“另起炉灶”,于1964年正式出版了《我的前半生》。此次出版的“灰皮本”,是在1960年內部发行的版本基础上稍加修订而成。该书责编孟向荣介绍称,此 “灰皮本”对书稿的內容和语言表达的各种问题,本着尊重原稿的精神,未作改动,只对一些编校及史实方面的问题有所修改,因此,其最大的特色是“原汁原味”。

作者从自己的家庭背景写起,回顾了他在入宫做了皇帝、遭遇辛亥革命、清帝退位、民国成立、北洋军阀混战、出宫、客寓天津、做满洲国皇帝、逃亡,直至解放后接受改造,成为普通公民的全部历史。他的写作即是个人的历史书写,也由于他的特殊的历史地位,全方位地再现了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历史变迁。

溥仪自传《我的前半生》多个版本,计有:《我的前半生》油印本(上中下,1958);《我的前半生》(未定稿)(上中下,大字号、16开本,1959);1960年1月《我的前半生》由群众出版社正式出版,灰色封面,32开本,分上下册,共印7000套,规定“内部发行”,限当时的17级以上干部阅读。这就是俗称的“灰皮本”,这个版本是作者在之前基础上,修改、剪贴完成的;1962年3月,溥仪亲笔修改的“溥仪修正本”《我的前半生(清样)》出版,(上中下,16开大字本),分送各方面征求意见。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李文达与溥仪三易其稿,九改九校(其中有被溥仪保存下来的1963年9月2日的修改本)后,于1964年3月先后于北京和香港公开出版发行,俗称“定本”。经历了“文革”,群众出版社并没有废弃李文达的那部未经删削的“全本”。 2007年《我的前半生》(全本)出版,该版除恢复因历史条件删去的内容外,也恢复了许多文学描写,当时有的历史学家强调真实,把这些芟夷殆尽。因此“全本”不仅内容远较“定本”丰富,读起来也更有兴味一些。2011年1月重新再版了《我的前半生(灰皮本)》;2013年1月出版了《我的前半生(批校本)》,收录了溥仪在清样上批校的亲笔墨迹;2013年1月同时出版了《我的前半生(图录)》,作为其他几个版本的辅助性读物。

目录
引言
第一篇 我的北京时代
第一章 我的出生和当上清朝末代皇帝的经过
(1)我的祖父奕最和我的祖母叶赫那拉氏
(2)光绪和慈禧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半生傀儡半生罪,几分荣华几分泪?一部自传一部悔,多少真心多少愧?
溥仪吐槽胡适那段儿真是笑死我了。。。。
豆瓣书店入的,坐在KFC看完才回家,为什么坐在那看那么久,已经忘记了
一本奇书,一位奇人。爱新觉罗溥仪,中国最后一个皇帝,关于他的故事和影视文学作品多如牛毛,此书作为溥仪唯一的自传,一直占据着最贴切资料的重要地位,但看过此书的人基本都能感受到,成书当时的特殊背景与溥仪的特别身份,注定让这本书成为后世众说纷纭的一个谜案。首先版本众多,这版灰皮本号称1960年最初的最原始的文字,未加任何修饰改写;其次又有了全本等等,说是经溥仪本人及相关工作人员一同修改而成,这里面到底哪些是溥仪写的哪些是编辑们搞的就完全不能分清了。再者就是此书的定位,当时所有在抚顺的战犯都要求写前半生的交代书,可想而知是以回忆录的形式最终达到忏悔录的效果,溥仪这本书虽是比其他人更有规模更有计划,但其中尤其是后边的部分简直将人们常说的那个年代洗脑的效果展示得淋漓尽致,这些文字背后的故事不得而知。
感觉这个比最后的那个定稿本有意思
新中國的其中一個任務正是要廢除封建制度建立平等社會,實行時或者未能如願,但最少有進行過嘗試,這與那些竭力維護帝皇貴族體制的國家存在鮮明對比。哪怕溥儀說的未必全是真心話,但最少他認識到:帝皇家的奢華生浩是靠無數勞動人民的血汗堆砌而成的,他知道自己和舊社會的統治階級一直在榨取民脂民膏,知道在舊社會裡有些人一出生就高高在上享盡富貴榮華。農民遭到地主剝削、帝國主義壟斷經濟,社會廣泛存在人剝削人人欺壓人的情況,這些都是在新中國成立後才得轉變的現象。辛亥革命與封建制度統治階級進行妥協,帝皇仍是大地主大資本,這同樣發生在英日身上,以前騎在人民身上的特權階級仍是特權階級,仍然一出身就享有尊榮地位,大眾供養著這些不事生產的特權階級。無論溥儀是否真正重生,但他意識到自己以前的罪過已是比許多打著進步旗號的人清醒。
2016年读完溥仪自传,2022年初见我的前半生手稿。
已看完。
灰皮本,写的忏悔录每段都要夹杂着“我是罪人共产党最好”,看来思想改造确实挺成功
@2021-09-27 14: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