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海方程:中国海洋发展理论和历史文化》是我对中国海洋发展理论和历史文化的一些思考和研究,大部分是近十年间陆续写成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是陆海兼具的国家,沿海民间和地方社会走向海洋的活动持续不断,具有历史的连续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相当长的岁月里,海洋发展停滞在地方、民间的层次,不是国家发展的主要指向。从周秦到隋唐,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地带在黄土高原,以农为本奠定了华夏民族的主体地位,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盛世伟业,同时也养成依恋黄土地的社会心理和思维偏向。即使宋代以来因时局的变动和经济重心南移,国家向外用力的方向倾斜海洋,开辟出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发动过郑和七下西洋的远航,也被视为一时权宜之计,而非根本性的选择。以致明清之际郑成功以海洋为根本,“与红夷(荷兰)较雄雌于海上”,收复台湾入版图,度被抗清的爱国志士误解,指责他“生既非智,死亦非忠”。在传统陆地思维定势的作用下,中国海洋发展的历史一再被忽视、曲解和误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