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仁安羌解围战考的封面

仁安羌解围战考

卢洁峰

出版时间

2015-03-31

ISBN

9787503325618

评分

★★★★★
书籍介绍

内容简介

对于1942年4月17日至19日,中国远征军第1路第66军新编第38师第113团在缅甸仁安羌北侧及拼墙河渡口两岸进攻日军、救援荚军的那场战斗(《仁安羌解围战考:颠覆"仁安羌大捷"神话》称其为“仁安羌解围战”)的感受和评价,历来各不相同——中、日、英三方从一开始就各说各话,“各自表达”。中方称此役“我军竟以不满一千的兵力,击败十倍于我的敌人,救出十倍于我的友军”,是为“仁安芜大捷”;日方称在仁安羌与中、英盟军的对垒厮杀为“仁安羌歼灭战”;英军则坚称是他们自己战出日军包围圈的……《仁安羌解围战考:颠覆"仁安羌大捷"神话》作者在遍阅中、英、美、日己出版的各种书籍(英、日文亲自翻译)、论文、采访报道等的基础上,又到档案馆查阅原始战斗详报、战时各方往来电报,采访亲历者,条分缕析地爬梳出各方往述旧说中各种错谬错在何处、是如何产生的,最后客观地、一小时一小时地还原了此战的真实经过,颠覆了“仁安芜大捷”的神话,并公允地给出了自己对此战的评价。

作者简介

卢洁峰,曾任中国海关管理干部学院政治经济学讲师、《广州建设》报执行总编辑。1996-1997年,协助广东省原副省长杨立编写《带刺的红玫瑰》、《古大存沉冤录》。2000年退休后,开始系统研究广州革命纪念堂茔建筑史和印缅抗战史。出版有《广州中山纪念堂钩沉》(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黄花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吕彦直与黄檀甫——广州中山纪念堂秘闻》(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中国驻印军印缅抗战》(合作,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版)以及《“中山”符号》(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等著作,发表《大钟与十字架的叠加——中山陵新解》、《金陵女子大学建筑群与中山陵、广州中山纪念堂的联系》、《“索菲亚”如何变身“中国古塔”——广州中山纪念堂设计手法浅析》、《梧州中山纪念堂》、《过元熙——被遗忘的建筑师》、《广州新一军公墓原貌》等专业...

(展开全部)

目录
前言
第一章仁安羌解围战的历史背景
一 一次缅战
二 日、中、英、美战略意图比较
三 缅甸战场态势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向作者卢洁峰女士致敬!论研究方法、史料功夫和治学态度,她比很多职业军人和专业战史研究工作者都强很多。
站在今天看,本书引用了新38师战斗详报是其最大价值,逐一辨析史料,驳论了孙立人、孙克刚的夸张说法,也很有意义,但在日、美、英史料引用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但英方史料能使用斯利姆回忆录也算有突破。在2013年就提出王楚英的“回忆”属于自卖自夸的虚构,非常厉害。
时间有限,看了一头一尾,中间考证的部分先略过去了,结论看起来很不错。
作者在收集中国方面的资料上很是下了一番功夫,基本上能找的都找了,日本方面的资料没能到联队史一级不过也算是基本到头了。就是对英国方面的资料只有亚历山大和斯利姆回忆录中的只言片语,所以里面关于英军的内容基本上是脑补的。如果未来作者要在英军资料的基础上补充的话那结论部分都需要推翻了。
非常棒
卢洁峰女士令人敬佩!以一己之力揭穿了“仁安羌大捷”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