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中国电影史的封面

中国电影史

钟大丰

出版时间

2003-12-31

ISBN

9787504327840

评分

★★★★★

标签

艺术

书籍介绍

《中国电影史》这门课程的目的是向学习电影创作的学生们介绍各个时期主要的艺术运动和艺术思潮、重要的电影艺术家和代表性作品等,以求有助于了解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线索和优秀传统。为适应教学的需要,我们以教学中现有的影征资料为基础,着重从艺术发展的角度介绍中国电影的历史。我们希望这些知识能帮助同学们在将来的创作中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的民族电影传统中有益的经验,推动中国电影的不断发展。

目录
绪论第一章 “影戏”——中国电影的奠基(1896年~1932年) 第一节 最初的尝试 第二节 “影戏”——中国主流电影传统的形成 第三节 新文人的旧电影第二章 30年代电影(1932年~1937年) 第一节 时代变革带来丫电影的变革 第二节 现实主义与左翼电影剧作中的两种风格 第三节 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第四节 在学习中探索 第五节 探索有声电影的艺术规律第三章 战时与战后(1937年~1949年) 第一节 从延亘到重新高涨 第二节 “影戏”电影统治地位的确立 第三节 “文华”与非主流电影的艺术探索第四章 “十七年”中国电影(1949年~1966年) 第一节 “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发展轨迹 第二节 “十七年”各个时期的艺术特点 第三节 “十七年”中国电影的主导样式及其它 第四节 “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小结第五章 “文革”时期的中国电影(1966年~1976年) 第一节 “纪要”的发表及江青对中国电影的全盘否定 第二节 “三突出”的创作原则及样板戏电影的摄制“经验” 第三节 故事片的创作情况第六章 “新时期”的中国电影(1976年~1989年) 第一节 “恢复时期”的电影创作情况(1976年10月~1978年12月) 第二节 第一次创新浪潮(1979年~1980年) 第三节 老导演的新成就 第四节 中年导演的成熟 第五节 青年导演的崛起 第六节 多元化的探索结束语主要参考影片主要参考阅读文献后记
用户评论
真的是给政治正确的二位作者跪了,艺术家还没死了,就给人家插上“好人”“坏人”的墓碑。听说这还是北电的教材,我就……不过还是求保佑!!
【中国电影史】无文化分析,无香港、台湾影史,30年代前的早期电影一笔而过。大的时间框架不错,影戏传统的继承脉络暗藏。最大的缺点是没有阶段电影发展的问题意识和认识切口。想起今天看安叔说“电影批评是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突然觉得好揪心,在整个电影理论被西方把持的背景下,以后殖民的视角看中国影史,不知在多大程度上能说准确,可中国影史自己的研究又不行,一是理论无法强过西方,二是太多政治因素不可说,Sigh...............
1:新世纪好几年了这书再版都没有更新补充,就写到第五代90年代,贾樟柯等完全没存在;2:港台电影完全没有写入;3:意识形态相当倾斜,上来首先就是各种政治批判,简直是中共电影史。这样的书居然是影视学院教材,我只能说大不幸!而更不幸的是我还花了14大洋花了两天时间从头到尾看完了,还得做笔记,因为要考试......
请告诉我为什么两位作者的文风相差这么大……
钟大丰老师前三章写的极好,尤其是“影戏传统”作为主流电影的分析。舒晓明老师后三章文本分析比较多,对创作阶段分得太细了。
后面太“正确”了……
@2017-08-21 14:22:19
我觉得写得还挺清楚的,年代,导演,类型,风格以及特点总结,还有影片介绍,在短短的一本均有涉及。就是套话太多了🤣而且各个部分相互嵌套,略显冗杂
入门必读书
新时期电影简直是败笔中的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