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明朝没有边患会怎样,会不是会开放一些?如果当年郑和之后国家继续支持航海,不在民间禁止海运会怎样,会不会连美洲都是中国人发现的?如果明初的资本主义萌芽能像西方的资本主义一样可以茁壮成长起来,中国会怎样,会不会没有那些被屠杀的惨剧?会不会没有“膏药旗”飘荡在中国数十年之久,会不会连满洲人入关的机会都没有?
也许,我真的能做些什么,经历一番折腾,怀柔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怀柔,中国应当也可以不再是原来的中国。
想到这里,武安国长吐了一口气,窗外,天高云淡。
酒徒的话
《明》是我的第二篇习作(第一篇是《秦》),也是我一直不太满意的作品。酒徒自认为写长篇的本事不大,却无可奈何地把它写成了长篇。随着剧情的展开,酒徒肚子里这点儿墨水越来越捉襟见肘。所以,到了现在,每章都成了“骨头架子”,只有一个大概的轮廓,却没有细节的刻画,如果把细节一一展开,恐怕《明》会更长,那更是酒徒力所不及。
这不是借口与推脱,酒徒如果有时间、能力和胆量作一个职业作家的话,可能大家看到了是另一部作品,但是目前,酒徒依然是一个整天为生计奔波的工程师。工程师这个职业虽然辛苦,但是……
作为21世纪的来客,武安国一直不明白,一个从来没有国家概念的民族,一个大多情况下面对强敌只会躲避的民族,凭什么屹立数千年而不倒。现在,对着苏策宇,他反而有些明白了。
的确,这个民族自古以来不乏出卖族人的汉奸,但也从来不缺乏敢于用一已之力阻挡千万大军的斗士。所以,只要有机会,总会有人振臂高呼“驱鞑房”,然后,那些入侵者将为自己的暴行付出百倍的代价……
《1扬帆》这是一部在网络上人气极高的架空历史小说。
北京某大学的工科双硕士武安国在登山的时候不慎坠入另一个时空——明代初年。茫然的他不知道自己去做什么。凭着自己的知识和良知,他选择了一条荆棘之路。他利用自己学到的21世纪的科学知识,铺佐燕王朱棣,并试图通过影响以朱元璋为代表的明王朝统治层,进而改变中国历史,让中国历史由此而转弯,早几百年走向海洋,实现近代化的发展。但是,他一人毕竟力不从心,违心地卷入一场又一场波谲云诡的政治斗争中。
《明》是一部有思想、有见解、有个性的玄幻作品,其张力与深度之所以能够超越一般网络玄幻文学作品,在于作者没有重复那些超能英雄逐鹿天下、妻妾成群、毁天灭地、唯我独尊的老套情节,而是将故事融入时代中国的社会现实之中。在现实的笔触中,重拾亿万中国人心中永远未曾磨灭的强国梦。
《2大风》武安国和朱棣带领震北军众将士征战辽东,收复了辽东的大片土地。朱元璋借口“胡惟庸案”调武安国回京城。武安国进一步传播他的进步理念,在他的提议下,明朝建立了海关、科学院等具有现代进步意义的部门。他的众生平等的理念影响了很多有识人士。同时,他又结识了刘伯温的儿子刘凌,并被她巾帼不让须眉的气质打动,取她为妻,成为驸马。但是,朱玩璋始终对他信任不过,调震北军众将士到平南军、威西军,并把武安国搁置在朝堂上。同时,平南军在云南和蒙古余部战斗着。王飞雨、李陵等兄弟的壮烈牺牲让他感到痛心,北平股市遭遇崩盘的危机让他疾首,朝堂之上旧儒的恶意攻击更让他心如死灰……
如果说《明》的第一卷是唱着欢歌的涓涓溪流,那第二卷则是处处急流险滩的大河,充满了迷惘与阴暗,充满了个人自由和国家利益之间,民族矛盾与和解之间,仇恨与宽容之间的选择。武安国将何去何从?
酒徒,内蒙古赤峰人,喜读书,爱幻想。东南大学毕业,在北京从事电力设备调试多年。常出差,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看的事情渐多,屡屡百思不解。随着时间推移,对历史、现实、未来,慢慢有了一些思考和感悟,于是尝试着把这些思考、感悟和幻想写出来,写成了几本网络小说,与大家共享。第一篇习作为《秦》,写于2000年;第一本长篇为《明》写于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