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重返五四现场的封面

重返五四现场

叶曙明

出版时间

2009-04-01

ISBN

9787505725225

评分

★★★★★
书籍介绍

新与旧交锋的大时代,政界与学界的风云往事。

大师辈出,群星璀璨,风云际会,百年激荡……

最生动的历史实录,还原一个激动人心的年代!

余世存撰写长序,深度阐扬五四精神

解玺璋·十年砍柴·张宏杰联合力荐

…………………………………………………………………

“五四”前后是中国近代史上群贤咸集,大师辈出的年代,各种思想像山崩川涌,汇聚成滔滔巨流,相激相荡,引领风骚。那是一段激情迸发、永不复返、令今人无限神往的光辉岁月。本书再现了这个新旧政治、新旧文化交锋的大时代,细述民国政界与学界的风云往事:

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蔡锷、孙中山、袁世凯、徐世昌、段祺瑞、陈炯明、章士钊、傅增湘、吴稚晖、张东荪、鲁迅……时势造就英雄,人才成就时代。

五四时代的北大,群星璀璨,出入的都是当世名人: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周作人、刘半农、沈尹默、高一涵、陶孟和、蒋梦麟、傅斯年、罗家伦、段锡朋、辜鸿铭、刘师培、黄侃、顾颉刚、马叙伦、刘文典、马其昶、梁漱溟……那是属于他们的时代,有请大师们重返五四现场!

…………………………………………………………………

五四时代是一个永远激动人心的时代。它让人们看到,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曾经有那么一个辉煌的时代。诸子放恣,处士横议,百家之言盈天下。主张文学改良的,主张保护国粹的,主张三纲五常的,主张个性解放的,这边要打孔家店,那边要把孔儒升格为宗教,思想的多元化,创造了众声喧哗、精彩纷呈的剧场效果。有人把它称为文学革命运动,有人把它称为新文化运动,也有人把它称为启蒙运动。

这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个异数,是一股偶尔漫出了河道的激流。五四运动的爆发,学生们高揭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旗帜,走上了街头,宣告回归革命时代。中国的历史,在这里与辛亥革命重新接轨,一度漫出河道的激流,也终于纳入了河道。

…………………………………………………………………

媒体推荐

★叶曙明是当今华文世界最具潜力的作家之一。

——台湾大学教授 蔡源煌

★叶曙明先生的《重返五四现场》一书让我们跟着他重温了五四……以流畅的文字叙述了他眼中的五四,尤其是他把广东人梁启超、陈炯明当作五四运动的开端和结束,言之成理,令人耳目一新。

——著名学者、作家 余世存

★长久以来,五四被各种思想搞得面目全非、奇形怪状。现在,我们跟随作者,穿过重重迷雾,重返五四现场,或许会有一些新的发现,使我们看到五四的真相,这是该书的魅力所在。

——出版人、评论家 解玺璋

★叶先生这本书是认真的、有才华、有见解的信史,为我们细腻而有条理地梳理呈现了民国史上重要的一个片断,它不但扩充了我们对民国史的了解,也为我们反观身处的时代提供了一个角度。

——新锐历史作家 张宏杰

★《重返五四现场》试图突破五四被符号化后的重重外包装,采取胡适先生“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的谨严态度,来尽量还原五四时期人与事的生动场景,让他们重新活在九十年前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

——著名专栏作家 十年砍柴

目录
    目  录
    上篇  启蒙 
    第一章  价值崩溃的年代 
    一场未遂的五四运动 
    尝试用宫廷政变来进行政治改革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本书小处着眼,用较为生动的笔法书写了作者一家之言的五四史;于若干细节颇具匡正之意,如五四前的政治环境,运动后蔡元培的态度,对陈炯明的表彰,对安那其主义的关注,以及书尾声中关于新文化运动诸将后来的逐水沉浮
文采飞扬,以人性看历史,惜乎思辨力度稍弱
理清了一些细节和线索
举重若轻的把那段风云际会的岁月写活了·看起来很畅快·但后劲很足·那些名字不应该被忘记·尤其是年轻人·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百家争鸣的年代。没有春秋战国的丰富,没有魏晋的风流,但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直面被异邦超越的威胁,第一次深刻地感觉到自卑。困境中人们的反应让我很感动 - 这才是民族生命力的真实所在。
重读书单
连续两天看到子夜。百年前那个漫长的夜晚,那一夜前还是学生、教授、北大校园里《新青年》的新文化运动,那一夜后变成了党员、革命家、席卷全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文字朴实娓娓道来,方便对五四时期的中国有了大概的了解
對運動過程的梳理蠻詳實的,值得看的部分在陳獨秀之細節與政府逐步應對之態度。
名为五四运动,实际却是对新文化运动的回顾,志同道合的挚友最终走上不同甚至决裂的道路,实在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