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宇宙简史的封面

宇宙简史

康斯特

出版时间

2016-10-01

ISBN

9787505738584

评分

★★★★★
书籍介绍
当夜幕降临,仰望星空时,您是否对宇宙充满了疑问。宇宙来源于哪里,真的源自亿万年前的大爆炸吗?宇宙有多大,它的边界在哪里?除了地球之外,宇宙中是否还有其他存活着生命的星球?宇宙会不会毁灭?人类会不会由此消失? 本书作者在阅读、整理了数百万字的宇宙史的基础上,融汇自己独到的见解,写作而成此书。全书通俗有趣,娓娓道来,全面而系统地讲述了宇宙的起源、现状与未来。 跟随着作者的笔触,您将拥有轻松穿梭于宇宙的超能力,进入一个绚丽奇妙的世界:八大行星近在眼前,万千星云触手可及,黑洞、白洞、虫洞跃然纸上…… 全书由NASA、NOAO等专业机构提供了100多幅精美又震撼的图片,一书在手,洞悉宇宙的历史,领略宇宙的壮美。 康斯特,新锐科普作家,多年来致力于科普图书的策划和撰写,深入研究天文学、物理学,对于宇宙的起源和未来有着独到的见解。
目录
第一章 宇宙是什么
认识宇宙
一、宇宙是什么样子的
二、宇宙由什么组成
三、宇宙起源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跟霍金时间简史有很多相同的内容,但也值得看,毕竟不同的表述方法
入职借的书离职读也算是书非借不能读也了,开年的开卷有益回归“仰望星空,征途星辰大海”类,这书让我在科普和科幻之间不停转换,然而最让我震撼的是:科学家们认为,宇宙可能存在的文明中,通用的语言可能 —既不是科幻小说/电影《你一生的故事》/《降临》中的章鱼🐙体,也不是我曾经以为的爱因斯坦前辈边思考广义相对论边拉着小提琴时飘出的美妙旋律,宇宙文明沟通的工具并不是我曾经以为可以触及智慧生命灵魂的音乐和艺术,而是:数学,数学除了有如诗一般的简洁优美抽象,还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概括性,这样说学语言学本科的我为了突破一下自身是不是应该去啃线代了…
算是科普读物里比较偏理论的书了,基本相当于天文初级教材。还好大学及毕业后陆陆续续看过部分科普读物及纪录片。宇宙真的是太吸引人了。大尺度的世界却是由量子物理范围基本粒子的变化而产生的,基本粒子的作用力,宇宙大爆炸,星系的诞生,恒星的出生与毁灭,黑洞和白洞,物质,反物质,暗物质,暗能量,平行世界,弦论……希望夜空的星星越来越多,希望地球不要成为温室效应受害者邻居,希望人类能收到第一个地外生物的Hello
对我而言,算是汲取了许多新知识点。当然其中的方程式、等式、数字物理原理,我这个文科生还是看不太懂,其他部分算是看懂了个大概。不过由于该书,我也对宇宙对生命,对粒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该书涉及的方面也算是比较全,让我对这个遥不可及的但我们又置身其中的宇宙有了一丝兴趣。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其实一直以来都对天文和物理感兴趣,想一探究竟。但是这两年读的书,例如《平行宇宙》《量子纠缠》《量子宇宙》等等,但是感觉都是“每个字都认识,但是连在一起就看不懂”,智商还能充值吗?
虽然不知道作者是谁,编排也挺混乱的,但是读完还是挺有收获的…
看到狭义相对论还能理解,到广义的时候,把三维空间和时间统一成四维空间,四维坐标系,包括一系列的推论,简直太美妙了,虽然不能完全理解。 要看第二本了《宇宙简史》 ps.如果有生之年能看到物理学家找到万物理论,能知道我们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我想这是物理学家希望的,也是哲学家希望的。
全是理论干货,要说作为科普,更偏向于面对有一点点基础的读者吧。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时间是运动的状态,奇点是宇宙的起点,也是时间和空间的起始点,牛顿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量子力学-弦理论,推导了黑洞和虫洞。熵是某个系统的无序程度的度量指标,也可以理解成失去运动转化能力的程度,即凡是与热交换相关联的运动都是不可逆的,以此类推宇宙最终归于冰冷和沉寂。弦理论预示着存在着平行世界的可能,比如我们收听了某个电台,同时其他电台的电磁波也在我们周围,我们可以做的是选择调频按钮转换电台。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