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大宋宰相王安石的封面

大宋宰相王安石

毕宝魁

出版时间

2023-02-28

ISBN

9787505756076

评分

★★★★★
书籍介绍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卓有成就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本书主要分三个部分来书写他的一生。靠前部分介绍了他执政之前的社会局势和王安石的成长过程,为王安石执政以及变法描绘广阔的背景。第二部分介绍了王安石走上政治舞台,和神宗共同开始全面而深刻的变法过程。第三部分是王安石辞相隐居后的生活状况。作者着重还原了王安石在经学、易学、诗文等方面的地位和贡献,是本书一大亮点。

毕宝魁,辽宁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王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韩愈研究会理事、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出版专著有《中国古代文化史知识》《奸谋.奸行.奸祸》《东北古代文学概览》《唐诗三百首译注评》《宋词三百首译注评》《王维传》《李商隐传》《中国文学史话》《国学基础二十四讲》《孔子的礼乐思想以及文艺观》等35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少年高志
第一节 灵堂中闪现的念头 // 002
第二节 随父到韶州 // 006
第三节 二访神童 // 012
第四节 酒美春浓花世界 // 017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读此书之前,对于王安石司马光等人还停留在他们是宋朝的政治家,大官,即使是对于青苗法等一系列改革也没有那么熟悉。读过此书才明白王安石为了天下为了百姓付出了那么多,可惜神宗早逝,要不然新法流传下去宋朝也不至于这样。司马光堂堂一代大家晚年如此小肚鸡肠,不分利弊只凭喜恶简直是荒唐可笑,辛苦得来的土地差点拱手送给西夏,他离千古罪人就差那么一点。一开始我不理解保守派为什么总跟王安石过不去,后来才发现,他们对于新法是什么并不关心,损不损失他们的利益才是重点,心中没有天下百姓只在乎蝇头小利,再加上宋朝朋党之严重也就不稀奇了,王安石还是太过于君子了,这些官员世家富户们说到底哪有那么多干干净净的人呢,新法推行搭配监察组织才是王道,谁挡路,处理掉就好了。
回顾王安石的一生,从推行变法的整个过程可以看出他是一名杰出的政治家,同时还拥有极高的文学素养,又兼顾高尚的人格,可谓是吾辈文人的楷模。尽管后世有很多人对其批评,但是随着时间的沉淀,我们最终可以对这位历史人物进行客观的评价,也希望借助其人其事,使之照亮我们未来的前行之路。我想,这就是研究历史所带给我们的重要意义吧。
環顧盈廷朝士,幾乎無人可以與言大計。神宗苦悶之中,馬上想起一個夙所聞知,「慨然有矯世變俗之志」的王安石來。 在當時的政治社會里,大家心目中的王安石,是個館閣之命屢下,輒辭不起的高士,朝廷數欲授以美官,他都辭不應召。北宋官場裡面,人人勇於獵官,爭權奪利,視為本等,像王安石這樣耿介自重的人,實所罕見,使國之大老如富弼、文彥博、韓琦、司馬光等都視之為 「聖人復出」,非常欽重。帝問:「治國以何者為先?」 安石對曰:「擇術為先。」 「陛下當法堯舜,何以太宗為哉!堯舜之道,至簡而不繁,至要而不遷,至易而不難,但末世學者不能通曉,以為高不可及耳。」 不幸的是,王安石自視過高,而個性又非常偏執,滿朝臣士,在他眼中,不是庸人,就是奸人,目無余子,獨行其是。
读完只有两个字“唏嘘”,明明很成功,但是最后的成就被司马光被抹杀了,气死!
后世人对王安石的看法褒贬不一,各持说法。我想,就算王安石活着,王安石看到如今的天下,听到大家对他的评论,他也只是笑笑,不会争辩。装大义于心的人,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人,忧国忧民,心怀天下,他岂会在乎尔等的评论。 他能做到的:无愧于心,与世长存。每一个中国人都会认识他,王安石,一个伟大的诗人,一个敢于担当的改革家。
对王安石的生平有大概的介绍,但是过于主观臆断,不够客观全面
还记得第一次接触这个名字是在高中历史课上,现在回想起来也只记得是王安石变法。具体的什么内容已经不得而知了。这本书详细的描写了王安石这位伟大的政治家的一生。可以说是从儿时天资充盈到青年才俊,从中年得志到最后的变法,从结识初见的青涩,到后来的酣畅淋漓。他的一生是严谨,好学,体谅百姓,一心图强的无私奉献的,很好高兴遇见一本这样详实描写了王安石一生的好书。
文名于世,政称于史。才高德重,彪炳千古。“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王荆公做到了,新法罪人无数却无一私敌。如使新法于神宗后仍得大行,北宋国运或未易量。 “谁是浮云知进退,才成霖雨便归山。”王荆公真堪完人之谓矣! 此书不错,推荐。
主要讲述了王安石从考取功名后外任几年的经历,历经几代皇帝,坚持改革的动力和实施。以及与神宗成就千古合作。
作者最后的话,实属感人。五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