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清教徒的礼物的封面

清教徒的礼物

[美] 肯尼斯·霍博

出版时间

2013-10-31

ISBN

9787506065245

评分

★★★★★

标签

经济

书籍介绍

《清教徒的礼物》这本书追溯了美国管理文化的起源及特性。在三个世纪的时间内,这种文化将一小部分低微的美国殖民者变成了这世界上最伟大的经济和政治力量。本书主张,文化核心的活力、社会流动性、竞争力和创新力,其源头是某个民族的纪律及精神特质。该民族就是美国的第一批欧洲移民——清教徒。

作者认为,目前商业社会的一切问题,皆源于商业本身背离了清教徒精神。他们提出警告,当美国疏远在19世纪和20世纪支撑其商业与经济成功的核心价值观时,也将自己未来的繁荣和稳定置于险境之中。

本书也研究了美国的管理文化如何普及到世界各地,特别探讨了美国占领日本期间,对后者的社会及制造业造成的影响。作者提出,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应该叫作中日工业革命,因为它起源于日本、兴盛于中国。中国公司可能会在一代之内主导世界所有重大制造行业,甚至还有许多服务行业。

这是一部美国社会史,也是一部管理文化论。每一个关心资本主义体系或者身居高位的企业人都应该阅读。

目录
中文版推荐序一
中文版推荐序二
英文版序
前言
引言 一封来自麦克阿瑟的电报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值得反复研读,然后身体力行,再反复研读,再身体力行,周而复始。
很喜欢作者对商学院和MBA的批判。然而不知道MBA神话何时才能被打破。
在中国,工人没地位,随时被下岗,“匠人精神”与天朝无缘,活该Made in China 成为“劣质”的代名词。
上古三代好
传统的美国社会,公民价值观特点:1,建造人间天国的坚定信念;2,喜欢亲力亲为的技师精神;3,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道德观念;4,善于协调各种财力、物力和人力的组织能力。清教徒哲学是美国梦的精神力量来源 | 二战后,“西方三贤士”的美国管理工程师——萨若松、波尔金霍恩和普罗兹曼。在日本发动了一场管理革命,促进了日本经济飞速发展 | 70年代后,通才型管理者遭到新泰勒主义的严重摧毁。表现形式是专家崇拜,其本质是清教特点的反面,还带来了商学院的兴起,培养管理专家取代了通才型的管理者,自下而上变成自上而下,技术专家遭到贬斥 | 像回避瘟神一样回避债务 | collegiality | 互补和共治,到了20世纪晚期一种灾难性制度CEO,有个站不住脚的假定:“帝王般的”CEO一个人就知道所有答案
一本很不错的书,差不多十年时间了,现在依旧能解释部分商业问题,其中第三部分很有意思,对管理学的批判挺有意思的。
清教徒的遗产之一,商业领域应用的管理学源于一个共同体本身的特质,后来传播到日本和其他亚洲国家。可算是对韦伯的通俗注解,讲了许多商业史案例。
听书: 互补用人
信奉加尔文主义的清教徒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事实上的主要推动者,同时,也是美国最早的垦荒者。但从茨威格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我们了解,最早寻找新大陆之人主要组成部分是流氓、强盗、负债者和冒险家。他们真的能切实实行加尔文主义吗? 美国今天的强大,她的政治(包括霸权主义)、商业和文化特性,一切都可以从清教徒文化中找到DNA。《老友记》中钱德勒抵制一切清教节日的情节恰反衬了清教文化在美国根深蒂固的统治力。这本书并不能揭开清教徒文化的所有密码,但可一读。
觉得一般。。肤浅的评论了美国从移民初期到当下的管理哲学。作者推崇工程师、一线这样的经验积累者。对中日管理哲学的兴起,似乎跟创新者的窘境有些类似的批判。但是管理中关于战略、人性(类似政委)的部分,应该跟工程师没什么关系啊。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