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城市化转型与土地陷阱的封面

城市化转型与土地陷阱

华生

出版时间

2013-10-31

ISBN

9787506069267

评分

★★★★★

标签

社会学

书籍介绍

城市化转型与土地问题是事关中国改革方向和发展命运的重大问题,但同时又极其复杂,不仅在实践中出现了土地财政、地方债务、高房价等连锁问题,在学术界也引起了相当多的争议和分歧。本书指出,目前城市化转型面临的问题已不再是“农村、农民、农业”的老三农问题,而是“农地流转、农民离乡务工、农地非农用”的新三农问题。中国的城市化道路要从“土地城市化”真正走上“人的城市化”,并成功实现现代化转型,其核心是重新调整“土地开发权”的分配,实现公民权利的均等化和人力资本的普遍升级。城市化转型的制度设计与实践,围绕这一主线展开,重重难关和纠结就迎刃而解。

目录
前言 城市化转型看人类社会发展阶段与陷阱
第一章 引言:老三农问题的终结与新三农问题的挑战
第一节 老三农问题和土地问题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 在现代化转型中出现的新三农问题
第二章 土地财政的异化与土地权利的分离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说得都对,但是还是限于闭门造车。或许有的东西作者不能说or不愿说,正是这些东西,才是这个问题的本质与关键所在。
城市化转型的中国面临的真正问题,与其说是土地所有权的形式,不如说是土地开发权的归属和分配。当城镇化的目的不是为了提高农地使用效率和方便农民生活,那么最终就是和开发商勾结将地价越推越高。
解剖的很精准,同时近来政策似有采纳书中观点之势。
人口城镇化和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挂钩 很有意思 但需要跨域的土地指标交换 和复旦陆铭老师说得有点类似 理论上是很好的 ;比较城市化和楼市政策都是严谨的好文
这本书大而全,部分内容超越我的理解了。中国模式的核心就是基建房地产。20世纪初就是这个基调了。魔都大妈看到我们外地人买大户型“这是老破大不好脱手”..但一线城市原住民忘记了了一个基础事实,中国房价是政府定调从来不是自由交易的,不断上扬的资产价格其实是变相的税赋。小门小户独生子女不婚不育丁克这些群体承担代价。别看国际大都市..那普通市民的认知水平和现金水平还真的不如长沙卖剁椒的...
很有见地的一家之言
现实仍不忍直视
2015-04-19想读。核心论点(关于城乡土地性质的没写):1、城市土地具有稀缺性,其开发有外部性,故政府的管制正当且必要,土地升值的收益应当归公;2、目前的城市化是土地的城市化而非人的城市化,通过各种歧视性政策阻碍农民工等外来人口群体享受城市化成果,引发各种政策扭曲;3、目前税制对房地产交易税率过低,无法限制投机性需求;4、土地与住宅供应结构失衡,超前的改善型大户型过多,而小户型与保障房过少,叠加歧视性户籍政策和土地增值收益的不正当分配(如土地财政等)是房价飙升的根源;5、以日为师:确定城市土地开发的公益性质,房地产开发收益主要来自建筑业而非土地增值;公团大量兴建保障性住宅并严格准入,政策对持有豪宅和多套住宅施以重税,保证合理的住宅供给结构;交易、继承、信贷方面严防死守,围堵投机性需求。
城市化是人的城市化,我们不仅要地还应当要人
道理我都懂…可是我缺钱啊!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