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棋王的封面

棋王

阿城

出版时间

1999-10-01

ISBN

9787506315975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在物质匮乏、精神孤独的年代,棋盘上的一招一式,似乎成为了人们寻找内心平静和自我价值的途径。而《棋王》这本书,就像一场心灵的旅行,带领我们穿越时空,感受那个特殊年代人们的喜怒哀乐。
推荐理由
《棋王》通过讲述主人公与象棋高手王一生的故事,深刻描绘了在艰苦岁月中,人们如何通过下棋这一活动找到生活的乐趣和精神的慰藉。书中不仅展现了棋艺的精湛,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生活的热爱。这本书适合对文学、人生哲学、以及中国当代社会历史感兴趣的读者。
适合哪些人读
对文学感兴趣的读者
喜爱象棋文化的人
希望从历史故事中汲取人生智慧的人
以及对理解中国当代社会和文化有兴趣的读者。
书籍脑图
用户评论
绝对的好书,绝对的。
太适合改编成漫画了。
对这种痴迷于某事某物的人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看着棋呆子想到海上钢琴师,棋(琴)艺超群而并不以此自恃,淡泊得谈运命都显得太刻意太功利。能够忘我,不像我,自我突兀地横亘在超我和世界之中,心为形役,惆怅而悲。得改!“家破人亡,平了头每日荷锄,却自有真人生在里面,识到了,即是幸,即是福。衣食是本,自有人类,就是每日在忙这个。可囿在其中,终于还不太像人。”被这个结尾狠狠戳中。总说狠狠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一直做一直做成功就会不期然降临,但其实如果真喜欢是不会计较成功与否的吧,四处摆擂台要做天下第一,乐趣该不在成败。民间高手太多,可死了就都带去了,自己的人生还得自己走自己悟,相遇相知太可贵。
知青奇幻式的片子,书呆子棋王在逆境中爆发无尽的魅力,小说最后不了了之。电影则完全变成另一种模式,尤其是炮二进三,马四平八的大棋盘对弈,气势极佳。电影远比小说好,小说毫无所谓“多层次性”,糟糕得很,吹捧而已。
王一生最后那个对手、满口道禅的本地冠军老头子,哄过了许多读者。连汪曾祺先生都以为,阿城是想赞美道家。 但阿城自己说过:“我曾在《棋王》里写到过一个光头老者,满口道禅,捧起人来玄虚得不得了,其实是为遮自己的面子。” 所以任何从《棋王》里读出道家好的,都被阿城晃过了。王一生是个自己完成自己的质朴人,没有任何主义。这才美好。
1984年发表于《上海文学》小说,被视作是新时期“寻根文学”的发韧之作。故事讲述了在文革时代,知青“棋呆子”王一生四处寻找对手下棋、拼棋的故事。小说语言抛弃了20世纪80年代惯有的语言逻辑转而回归宋明小说的语境之中,朴实而飘逸俊美。 《棋王》是阿城的处女作。小说发表后,王蒙撰文高度赞赏了这篇小说,指出这是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对人的智慧、注意力、精力和潜力的一种礼赞”
杰作
看完小说以后才发现,台湾电影的改编真是垃圾。
“人要有点东西,才算活着” 阿城不愧是我高三语文老师最爱的男人
奇货可居,如果说王朔是文学流氓,阿城大约是文中怪品,棋王一篇写得神魄极佳,极权环境下的世情悲剧竟有武侠之风,遍处暗留逍遥自在境意,阿城纵使不承认其文意图透露道禅精神,气质倒是符合,且榫合古文范式、杂学兼收,树王和孩子王戛然收笔作结,缘由却清晰易得,如雨后天晴泛起一层云雾。文革苍凉掩着不讲,但读的人是看得见的。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