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月光下的旅人的封面

月光下的旅人

[匈] 瑟尔伯·昂托

出版时间

2018-01-31

ISBN

9787506396172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问题始于威尼斯。这是爱尔琦和米哈伊在意大利蜜月旅行的第一站。在那里,爱尔琦发现她的新婚丈夫经常独自一人在小巷里徘徊。问题在拉文纳继续出现。当夫妇二人坐在露天咖啡馆时,一个充满敌意的骑摩托车的人出现了。那是米哈伊多年未见的朋友亚诺西,他希望米哈伊和他一起去寻找儿时的伙伴埃尔文。当米哈伊错过他和爱尔琦本该搭乘去罗马的火车后,问题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了。

他下了车,穿越意大利一个又一个的城市,身边萦绕着一群他以为早就在不同寻常的年轻时代告别的儿时伙伴:其中有一对富有魅力的兄妹艾娃和托马西,他们的怪异行为总是让他联想到性和死亡;埃尔文,一个皈依天主教的犹太人,是他赢得艾娃青睐的竞争对手;另外,还有那个骑在摩托车上的暴徒。

《月光下的旅人》精心钩织了一个梦境一般的历险经历,就像布尔加科夫的《大师与玛格丽特》,是一部令人陶醉的、集合了魔幻、疯狂、情爱和惊悚的独一无二的个人风格的复合体。用评论家雷扎德·尼古拉斯的话说:“没有哪个人读完以后不会爱上这本书。”

作者生平

瑟尔伯·昂托(Szerb Antal),匈牙利20世纪文学代表人物之一。1901年出生在布达佩斯一个皈依天主教的犹太家庭,1945年被纳粹杀害。

瑟尔伯首先是一个杰出的学者,他编著的《匈牙利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至今仍是匈牙利学院经典。1937年出版的《月光下的旅人》在匈牙利引发轰动,成为一本家喻户晓的小说。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这部作品的意、英、德、法等多种语言版本接连出版、再版,让瑟尔伯在欧美文学界引发巨大关注,尽管是迟到的关注。

译者生平

王勤伯,1979年出生在四川省叙永县,2001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通晓8门欧洲语言。2003年至今担任《体坛周报》驻意大利记者,曾出版散文随笔集《黑白梦华录》。2008年开始学习匈牙利语并专注研究20世纪早期匈牙利文学。

本书根据匈牙利语原文译出,校对过程中也曾参考英、法、意、...

(展开全部)

目录
第一部分 蜜月 / 1
第二部分 潜逃者 / 75
第三部分 罗马 / 157
第四部分 地狱之门 / 209
后 记 只要人活着…… / 283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太喜欢了,也难得见到这么好的翻译,从译后记推断译者是为了这本书才学的匈牙利语。读者若太少未免辜负译者的一腔热血,但也没什么可惜的,万物自有其轨迹,最终“伟大”也不过是“从众”的另一角度而已。
在義大利旅遊宣傳這點上 比「call me by your name」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匈牙利文学太惊人了。读过《月光下的旅人》和《夜神科尔内尔》,你就知道马洛伊·山多尔不是最好的。
总觉得匈牙利最好的文学其实是某种精神意义上的游记,必须通过流亡异国他乡才能认识自己。意大利是所有渴望死亡的人所能想到的最美的陷阱。
十分喜欢 结构喜人
腰封上写着对中产阶层的嘲讽之作,怎么说呢,米哈伊真的是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吗,敏感、脆弱、逃避现实,可能是有那么点味道吧,但是那种原罪似的畸形心理,虽然说也很真实,但是却不见得就是中产阶级所特有的。本书总体上确实比较梦幻,宗教的特点也很鲜明,占卜算命又有点宿命论的感觉,但是确实生而为人,在迷茫而不自知的时候,很容易就为了一些奇奇怪怪的理由迷失,堕落或者逃避,可是到了最后又胆小得不敢采取措施,可能像我这样的人永远无法理解总是逃避的行为吧,阅读的过程就总觉得米哈伊真是差劲。但是不得不说整本书的氛围控制得确实是那么回事,把一个胆小怯懦,本质虚伪,无法面对自己的人刻画的很鲜明。
8.3/10 没有比现实更好的虚构
看完最大的感受是想去意大利,希望在疫情之后能有机会可以去。活着吧,总能够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生与死,既容易且困难。生之意义,死之意义,本就没有意义。也许,意义不过就是一个词,一个没有意义的词,所以,何必纠结为什么而活亦或者为什么而死。
“我们生命的路径都写在自己的内心 宿命的星辰也在那里恒久闪烁。” “伦敦的11月不是一个月份 而是一种情绪。” “青春的天堂已被他们忽略过的现实埋葬 而金钱就是现实最显赫的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