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党员、党权与党争的封面

党员、党权与党争

王奇生

出版时间

2010-11-01

ISBN

9787507533026

评分

★★★★★

标签

历史

书籍介绍

《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中讲述了国民党政权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党治政权。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政治形态在漫长的王朝帝制崩溃后,开始向一种新的党国体制转型。中国从此步入党治时代。蒋介石多次公开强调,国民党组织内部的“涣散松懈之弊”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这种“涣散松懈”,源于它的“以军统党”的组织形态;源于基层建设的薄弱:城市有党,农村无党;源于党派的纷争离析:西山会议派、CC系、力行社、政学系、三青团等组织不断“火并”。最后,这个弱势独裁的政党无法逃脱尴尬悲凉的历史命运……

本书以国民党“治党史”为中心,着重探讨了国民党的组织结构、党员的社会构成、政治录用体制、党政关系、派系之争与党内精英冲突、党民关系与阶级基础等方面。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以俄为师
一 改进与改组
二 三民主义为体,俄共组织为用
第二章 知识青年与国民党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能把专业历史书写这么好看,太难得了。国民党为什么输?蒋介石迷信军队和武力,轻视党组织的发展和维护,从一开始就埋下了失败的种子。相反,共产党却在组织工作上每一步都做对了。
读者看的是历史,看的是现实。(此书是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
全面分析党员成分、党治结构、党政关系、派系机制等。史料传统,题材新颖,视角独特,结论出彩。初读体验宛如《天朝的崩溃》,无需西学新奇话语,已然令人耳目一新。废科举对国共两党成员来源作用、与工人运动关系、清党实质效果等节尤具新意。尚可继续拓宽史料,深挖规章实效
叹为观止,王老师此书是政党学管理学和组织学的结合,为国民党的败退提供了管理学和组织学上的解释。让我厘清三个问题:1.什么是列宁主义的政党;2.国民党内部派系的情况,包括CC系,西山会议派,力行社等;3.提供了雷海宗先生的名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的写作背景。
作者总是喜欢罗列国民党万般事实,一针见血给予剖析,再点到为止,欲说还休,“有的党”....略有影射之味。国民党之弱势独裁面对穷凶极恶之强势政党,时遇不济,内有学良将军断十年剿共于一朝,外有日本帝国主义振长策侵宇内。本就脆弱之体,未得良医与静养,已至倾覆,实乃国之不幸。而党的运作模式之失,又成为有的党行新党治之鉴,有的党其内部党员,党权与党争,更甚于国民党,其影响亦借由无所不包之触角蔓延至每个国民,自始至终,内斗和猜忌永远是人心之间难以弥平之痕。
非常推荐的一本书,王教授从非常客观的角度分析了1924-1949年期间国民党的兴衰,试图从治党史的角度探讨了国民党获得权力并逐渐丧失的过程。可以国共两党都是效法苏联的党建立的过程,但是共产党由于信仰更加纯粹,建立的更加严密。而国民党仅是学习到了皮毛,内部实则还是过去旧军阀时代的残余。另外一点感触很深的是,中共始终有自己代表的无产阶级,但是国民党并没有一个明确的代表阶级,既非完全的资产阶级,又非封建地主,故此纲领并不明确,这一点启发极大!
微信读书方便,想到哪批注到哪,“葫芦娃,葫芦娃,一颗藤上七个娃”。 阅读时间接近10小时,其实KMT现在也一样,后面读着有点累,结论很明晰了,材料就显得多余。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逆淘汰”、“弱势独裁”两个观点给我的震撼感最强烈。感叹国民党内的派系斗争真的太复杂了,蒋介石深深陷入权术平衡的游戏中,又哀叹党务没救了,自作自受啊。内容很精彩,但是书籍装帧有问题,因为本书有四百多页,很厚,用的胶装,但装订页边距留的太窄了,导致大约七八十页开始就很难摊开,靠边的字读起费劲,阅读体验不好。
虽然是学术专著,但是写得非常好看。
可以作为理解近代甚至今天中国政治的线索。串起了我之前所有关于kmt的片段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