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甲午战争十二讲的封面

甲午战争十二讲

马勇

出版时间

2014-08-01

ISBN

9787507541298

评分

★★★★★
书籍介绍

《甲午战争十二讲》集中了马勇30年来研究晚清历史的心得,由整理其各地讲稿而来,通俗而亲和。作者跨越狭隘的立场,以史学家对历史的温情敬意,从东西文明至19世纪的演进、传统宗藩与现代国家的体制歧异,资本内在的冲动和抑制,涉入这场战争诸国的政治、民族心理,以及诸多被忽视的历史细节,重构了甲午战争的历史现场,展现了教科书未曾有过的新视点和新理解。

马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因其对历史温情敬意的情怀,以及始终关注近代中国迈向现代化的过程,成为当代中国最受欢迎的历史作家之一。所著《汉代春秋学研究》获1992年华东地区优秀政治理论读物一等奖,《中国现代化历程》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郭沫若历史学奖等,《1911年:中国大革命》获南方阅读盛典2011年“最受关注历史类图书”奖。其广受欢迎的著作还有《晚清二十年》《清亡启示录》《1888年:中国故事》等。

目录
引言/1
第一讲 文明冲突还是利益驱使/1
第二讲 条件“成熟”时,积累的势能便会爆发/21
第三讲 “东学党事件”让中日军队在朝鲜相遇/41
第四讲 节外生枝:所谓“朝鲜内政改革”/51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从各个角度分析战争的起因,目的,结果,蛮好
看到叙利亚外交官的那张图片后想起很多年前看过的《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同样是曾经辉煌过的老大帝国,复兴也好,沉沦也罢,个中滋味只有当事人能够体会得到。正如马勇自己在书中所说,关于甲午战争,我们能知道的事实在太少,能讲出来的道理教训也着实不多。读历史也许还有一种读法,不去看那些铁与血的教训经验,而是以一种小说家的眼光,去体验亲历者当时的心情。马关议和时,73岁的李鸿章腆着脸跟55岁的伊藤博文就赔款事宜讨价还价时是怎样的表情和神态?甲午海战后全军覆没的北洋水师中那些投降日本的海军将领,他们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在日本的军国梦中开始新征途呢?
马勇之作极具世界眼光,对当时各国各自的想法揣度细致,而于当时历史人物,也多有同情的理解。立论每求破除旧说,自立新意,间或不无可议者。如谓慈禧挪用海军军费对甲午之战无决定性影响,又谓战败之因由于当年正值慈禧六十大寿,全国以贺寿为先,未能以军务为亟,皆前人所未细道者也。书中不乏针砭当今时政之语,殆以同治中兴为经济大发展时期,而政治改革未能推进,一味为经济成果所蒙蔽,致有甲午之败。盖日本在甲午时已建立新式国家,全民皆兵,动员力极强,而中国尚为民不知国、国不知民的宗法制集权统治社会,故虽以大敌小,终难克胜,乃至于被后人说是李鸿章一人与日本全国交战。经济发展导致政治制度改革毫无动力,正为今日之弊也,而举国上下尚浑浑不知、醉生梦死,以为道路比西方尤为优越,不惜树敌无数,或必将撞南墙而后已。此书所不足者,
大概是马勇老师的讲座录音转的文稿,校对极差,随便翻翻都是错,太马虎了。书的内容自然不错,因为是讲座,所以没有引用大段史料,重在史论。马勇不被传统近代史观束缚,用比较理性的视角看待甲午战争,提出了很多之前不被人思考的问题。总的来说,甲午战争不该打,非战之罪,实在是帝国体制和宗藩关系已不容于19世纪末的世界了。
不同的视角解读甲午战争,众多的偶然合在一起成了甲午战争,但中国的失败却是必然。 书的视角新颖,但强调偶然太多,偶然其实又都是一个个必然形成的。高度的集权必然导致“君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国”,满族的集权必然导致汉族士大夫被排在了权力中心之外,众多因素最后造成了日本举国之力暴揍李鸿章一人,而李又只知道避免正面冲突,未战,而士气就已减大半。多打一、士气又低、武器又陈旧。。众多原因合在一起,清王朝也就必然输了。 作者还有一点说错了,古典经济学是重商主义,并不认为商业是双赢的,这才有西方列强不停地要求通商,他们认为商业可以让自己获利更多。
作者说:“在我看来没有人是带有恶意的”。这本书的特色和最大的问题就在这里。其他的地方都挺好,娓娓道来,生动有趣,提供的视角很全面。
作者从第三方视角看待甲午战争,但是有些观点似乎有点偏颇了。(讲课或讲演的风格,转变成书也不做修订,严谨性全无,感觉很差。)
这么好的书,在豆瓣值这个分?作者风格还有那么一点阿城的感觉,历史感确实自带温情。
本书通俗易懂,且角度相对客观。开启了我对甲午那段真实历史的探索
补充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