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吕西斯的封面

吕西斯

[古希腊]柏拉图

出版时间

2020-03-31

ISBN

9787508099224

评分

★★★★★
书籍介绍

《吕西斯》被称作柏拉图“迷人同时也让人困惑”的对话。这篇对话或许是西方思想史上第一篇关于友谊论题的哲学文本。“什么是朋友?”这一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其后哲人的友谊观。深谙柏拉图思想精髓的亚里士多德对《吕西斯》的研读用力最深,也最细致,并将友谊问题视为自己的实践哲学思考的起点。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用了两卷的篇幅来讨论友谊,试图回答柏拉图在《吕西斯》中提出的问题,继续先师在友谊论题方面未竟的讨论。然而,在现代政治哲学思想中,友谊已然没有了应有的位置,友谊论题在现代哲学中的弱化,也许是古今哲学差异的重要表征之一。重拾古人思绪,回到古典语境中探问古人探寻何为友谊的理由,思考友谊在城邦政治生活中的意义,对于今天的研究者来说殊为不易,现代之后的我们与古人的生命感觉已然隔膜——这些都预示了重读《吕西斯》的艰难。尽管如此,友谊问题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要紧、最切己的重要哲学-伦理问题之一。《吕西斯》的情节是苏格拉底与两位青年讨论什么是朋友。整件事情由苏格拉底对一个无名的谈话者讲述,他回忆,自己那天从学园出来后,本来打算直接前往吕喀昂。令人困惑的是,苏格拉底选择了一条沿雅典城外墙走的路线,结果“巧遇”希珀塔勒斯和克忒西珀斯一伙人。希珀塔勒斯主动邀请苏格拉底一同去新建的摔跤场,还故作神秘地说,那里有一个苏格拉底心仪的美人。苏格拉底好奇,一再追问美人的名字,害羞的希珀塔勒斯却言语闪烁,不肯明说。僵持之下,他的友伴克忒西珀斯忍不住出言相讥,令希珀塔勒斯大为尴尬。随后,善解人意的苏格拉底接受了希珀塔勒斯的邀请,打算亲自示范如何说话和行事来讨意中人的欢心,由此引出了这场关于何谓朋友的对话。苏格拉底与两位青年默涅克塞诺斯和吕西斯展开了5场谈话,8次论证,最终并没有得到什么是朋友这一问题的答案。本书为《吕西斯》中篇注疏。译者依据Burnet编辑的希腊文本迻译,并参考B. Joweet英译本、Penner & Rowe英译本、Bolotin英译本和Dorion法译本。注释主要采自这四个现代西文译本,亦适当采编其他西文译本的注释,如Lamb英译本、Cooper英译本、Alfred Croiset &J-F Pradeau法文笺注本。阅读经典文本,完全没有注释,正如漂泊茫茫海洋而没有向导;注释疏解太过细密繁杂,又难免坠入注释的迷宫。本书译者力求译文准确,适当注释以发明幽晦。

柏拉图(Plato,约公元前427-前347),生于希腊雅典,双亲皆来自重要的贵族家族。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后受教于苏格拉底。他曾游学外地,约公元前387年回到雅典创办学园,亚里士多德亦曾就学于此。柏拉图的学说对于欧洲的哲学与整个文化发展,影响深远。据亚历山大时期的忒拉绪洛斯,其作品有35部对话及书简,其中较为知名的有《理想国》《苏格拉底的申辩》《斐多》《法义》等。

译者简介

贺方婴,文学博士,哲学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古典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古典学研究》(辑刊)执行主编,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邀访学者。研究方向:古希腊思想(荷马、柏拉图)、古典政治哲学,法国近代戏剧。曾先后在《世界哲学》《国外 文学》《学术月刊》《哲学与文化月刊》(台北)等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著有《荷马之志:政治思想史视野中的奥德修斯问题》,译有《...

(展开全部)

用户评论
上学期跟着黄群老师一字一句读完了《吕西斯》,是真没想到可以读出这么多东西来~ 柏拉图的“友爱”问题后来亚里士多德又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进行了讨论,只是到今天,这个概念几乎完全从公共领域退入了私人领域。
吕西斯在柏拉图对话录里体量并不算大,但是谈论的问题却是无论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哲学里,还是在后世的政治哲学里都十分重要的议题——友爱,一方面是在深入探究“真正的朋友应该是什么样的”(或“什么样的朋友是可交的”),另一方面继续继承了在《理想国》中“真正的朋友之间应当分有一切”的理念,认为朋友是政体乃至政治的发端。亚也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第八卷单独讨论了“友爱”——一种非工具性的生活中最需要的东西,把城邦联系起来的纽带。
“既不好也不坏者,由于坏的缘故、为了好的目的,成为好的朋友或将好视作朋友。”华夏这一系列,称得上出版界的碧桂园,出一版新的,翻一倍价格。
一次苏格拉底的哲学实践,从知识出发并触及知识和语言的边界。“我把自己也算作你们中的一个,可是什么是朋友呢?我们至今也没有找到。”看似一场失败的讨论,但最后苏格拉底已经融入吕西斯和默涅克赛诺斯的共通体中-“道可道,非常道”,真是巧妙。译注看得我很下劲,学究的解剖式的分析,有点像语文卷子。
1,对雅典少年们来说,赫耳墨斯节就是他们的成年礼。正如高端的猎人总是以猎物的形式出现,苏格拉底也设计了一个迂回而巧妙的局来“诱捕”美少年,打捞起他们的灵魂,引导他们走向爱智者之路——正如十字路口的美德女神之于迷惘彷惶的赫拉克勒斯。 2,双重密谋圈让在场几乎所有人都落入了言辞的迷宫,每个人对言辞的理解除了自身的悟性,也取决于位置与立场。随着论证愈见复杂精微,友爱的本质却愈见扑簌迷离,直至吕西斯被家奴带走,也没有解开友爱之谜。苏式辩证法擅长推翻而不擅长公式化的定义的特点成败皆在此。然而或许这正是苏式助产式教育理念的核心,让被thumos误导的hubris意识到个体偶在的永恒欠然与匮乏,让那些拥有善的可能性的种子自己去生根开花。
友谊是什么?好与坏,目的还是手段?哲学思辨往往就落入这种无限制的理性和功利,实际上情感上的事妙不可言,哪需要那么多教条?不过全程看下来还是很有智力享受的,结尾那股戛然而止的浪漫或许正暗示着情谊的非理智性、不可言说性。
“柏拉图读本”出版说明:“柏拉图作品最为基本的教育作用是让我们的头脑变得明智清晰,对自己的灵魂样式尽可能多些了解,进而对人世政治亘古不变的复杂性也尽可能多些认识。至于是否像苏格拉底那样有向往高贵、追求纯然不杂的美的爱欲,则由各人的命相精灵掌管。”
本书全文翻译,原文占一半,注释说明占一半,就是一页三分之一是原文,三分之二是注释说明原文中的人物心理活动用意和整体故事背景,叙述文,怕读者不明白,但我还是喜欢商务印书馆的翻译,原文的思绪融入,很能启发我自己的思考,只能说叙述太多,比较像旁白字典。就是这样类型的解说说明。得出这样的结论,因为我看过两个版本
在这篇当中,柏拉图/苏格拉底试图来探讨“友爱”/“朋友”意味着什么。 一开始从最浅显的爱与被爱的角度,接下来从相似与对立的角度来论证,皆证明这两种维度都无法定义朋友。接下来苏格拉底从目的论的角度来论证,推出当人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不好也不坏)对于好的东西的追求可以被可以作为一个新的视角,而好的东西如果继续往底层推到,找到原始的第一朋友,即柏拉图认为的善。 虽然在对话录的最后,苏格拉底依然推翻了最后推出来的观点,并指出每个人应该去重新自我审查,寻找自己对于朋友的定义,而把朋友的定义推到了一个没有结论的状态。 虽然本篇对话录并没有给出最终的定义,但整个论证的过程以及苏格拉底式探问便是一种令人赏心悦目的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