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城乡中国(上)的封面

城乡中国(上)

周其仁

出版时间

2013-09-01

ISBN

9787508640969

评分

★★★★★

标签

经济学

书籍介绍
中国虽然大,可以说只有两块地方:一是城市,一是乡村。中国的人口十几亿,也可以说只有两部分人:一部分叫城里人,另外一部分叫乡下人。城乡中国深刻的分野,促使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就写出他著名的《乡土中国》。 今天,虽然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可是城乡之间依然有着巨大的差距,甚至鸿沟越来越大,导致中国发展中的大多数重点难点,都在农村,都在城乡之间。周其仁教授在《城乡中国》中指出,没有农村、农业和农民状况的根本改善,国民经济是搞不起来的。因此,近年来关于城镇化的讨论始终不绝于耳,成为政府、大众、舆论、专家学者热议的焦点问题。 5年来,周其仁教授及其同人陆续以实地调研的形式,深入调查了中国很多地方城乡的情况,在《城乡中国》一书中,将城乡之间这些差异形成的原因、后果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娓娓道来,试图增加对中国社会和经济的认识,找出沸沸扬扬的城镇化改革的症结,消除城乡之间的巨大分隔。也期望让更多的读者通过《城乡中国》了解和思考今日的中国和未来的发展,找到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契机和触发点。 北京大学国家经济研究院教授,曾获孙冶方经济学奖、中国改革开放30年30名经济人物、2011年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年度公共经济学家等。 早年在黑龙江下乡,其中在完达山狩猎七年半。 1978年从农村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工作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研究所和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在杜润生先生指导下从事农村改革发展的调查研究。 1989年5月后在英国牛津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访问学习。1991年秋进入UCLA,后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96年春季起,回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任教,并应邀为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和长江商学院开设课程。 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产权与合约、经济史、经济制度变迁理论、企业与市场组织、垄断、管制与管制改革等等。自1996年以来,相继开设了有关经济组织和经济制度、发展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课程。 已出版作品有《货币的教训》《中国做对了什么》《病有所医当问谁》《世事胜棋局》《收入是一连串事件》《真实世界的经济学》《挑灯看剑》《数网竞争》《产权与制度变迁》等。其中《货币的教训》与《论中国》和《乡关何处》同获2012年新浪年度十大好书。
目录
城乡中国(上)
“城乡中国”开篇的话
第一部分 城市的功用
城市的能耐
经济密度甚于人口密度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大部分篇幅在谈土地城市化。。。。但是城市化、城镇化不仅仅是土地啊。
初稿已经看过。历史部分说得清楚,好像就是面对面听讲一样。真好。
非常精彩,对我而言尤其是对城市土地国有制确立过程的追溯;新中国以来的历次剧变,影响远未消散,还一刀一刀刻写在当下的土地上。不过一个魔盒子算是就此打开了,希望能够把一切都释放出来!
1,作者说迁徙自由被限制是学的苏联,如此导致了严重的城乡分割,私以为,限制迁徙自由,也受自秦朝以来的户籍制度影响,不然国民不全是蠢货,怎么肯老实接受这样的“阶级”划分?2,原来75年之前城市里竟还有私有化的土地,直到82年修宪,一举定下了“城市土地国有化”的基调,只能感叹我国政府职能的执行力和强制性;3,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抄的香港模式,弊端颇多,书中后半部分多有提及,这是本书的精华所在;4,周教授有个观点跟科斯如出一辙:很多政策的转变不过是因为原有政策不管用,比如“包产到户”的实行。
:無
上册给四星,缺的一星是因为后半部分实在太啰嗦了,但这真是一本不错的书,比看过的乡村问题的大部分当代著作都强太多。对比之下,也不知道那谁(觉得自己是研究农村问题的一流专家)哪来的自信。。。。另外,此书下册是关于土改的,最近应该不会读,但未来是一定会读的。 @2020-12-12 00:46:49
了解了许多土地的历史
两星吧,两周内读完上下两册,13/14年买的,闲置很久了,关于土地改革的入门读物吧,以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为引子,引出城乡土地市场改革,很多我们觉得习以为常的土地制度,其实经过多年曲折的改革才形成法规文件,比如:农村包产到户,城乡增减挂钩,三集中,地票等等,通过田野调查,用一个个典型案例讲述,比较生动,不足之处就是太啰嗦,反复讲一些观点。
感觉受启发的视角是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不匹配,把土地财政和城市化、土地流转串起来了,有些阐述太口语话,太絮絮叨叨,比较难寻逻辑
市场化道路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