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底特律往事的封面

底特律往事

(美) 比尔•弗拉斯科

出版时间

2013-12-31

ISBN

9787508643052

评分

★★★★★

标签

经济学

书籍介绍

《底特律往事》是一部讲述美国汽车工业的重要传记,全方位记录了三大汽车制造巨头——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的衰落过程:通用汽车公司陷入破产,就像一头伤痕累累却不自知的雄狮;闹腾不停的克莱斯勒两易其主,这种无力的举措使其举步维艰;而福特公司经历了数年混乱不堪的管理,最终选择了一名航空业前高管作为公司领导人,以期自救。

《底特律往事》充满引人入胜的故事和发人深省的道理。令读者大开眼界的是,作者弗拉斯科真实还原了汽车行业背后的钩心斗角,揭秘了高管们是如何挖苦竞争对手以及如何在背后互相攻击的。通过对一线工人境况的深度分析,作者以独一无二的视角探索汽车工业经营失败给整个经济状况所带来的影响——更重要的是,给人民生活所造成的影响。

《底特律往事》对曾经的“汽车之城”进行了深刻的洞悉和审视,越过企业和美国政府的控制政策,挖掘出底特律破产背后令人胆战的秘密以及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

目录
第一章.福特公司寻找新鲜的血液
第二章.通用汽车内部的秘密
第三章.吉姆•法雷的忧虑
第四章.克科里安的收购计划
第五章.“克莱斯勒人”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除了汽车工业的衰落,美国工会也是一颗不可忽视的毒瘤,它以“权利”之名,极大地鼓舞了人性恶。
印象最深的更很多人一样,是三个汽车公司的高管做着私人飞机去请求政府的财政援助。也是第一次知道,工会和员工福利对于一个公司死不死那么重要。应该,没有那么重要吧,重要的是几家公司都在研发和销售商做错了太多事。
贵司在解决轮胎门与衰退危机后树立的正面形象是否能一直延续,在硅谷湾区对汽车行业群起而欲分一杯羹的时候能否依然坚挺,在新兴市场的业务能否增长,如何避免下一个印尼市场出现,这些都是前人不曾告诉我们的。把这些事情解决了,也许就是一本新的汽车行业往事。
看着看着就感觉有点商战片的味道了。不过还挺引人入胜的。市场常常瞬息万变,难以预测,明智的人仍能看到趋势。企业常青的唯一途径是顺势而为。但情况通常是,知易行难,即便知道了趋势,由于惯性仍然难以改变航向,企业越大越是如此。
汽车业的Too Big to Fail
弃了,对于这样的书确实有点难读下去。
时间线是2005年至2009年。角度是高管如何应对成本的考量。隐去的背景是:1、次贷危机;2、日系、欧系、韩系主机厂在北美市场市占率增加;3、制造业工人工资达到了美国历史最高水平并开始下降;4、新经济在1999大泡沫后筛选出真正的强者,并开始了经济范式的转移。 在这样的背景下,卢茨也好、瓦格纳也罢,没有谁可以拯救通用;更别提经历了一番艾柯卡虚假拯救的克莱斯勒。更有意思的是,资本秃鹫你争我夺的表面,无一不是打着热爱的借口,实则“嘴里都是感情,心理都是生意”。一个亏损到破产的企业,首席执行官可以拿2200万刀,你不破产谁破产?
汽车三巨头的too big to fall,可读性很强。官僚主义压垮了底特律三巨头,最后还得uncle sam出手拯救。过度强调劳资成本拖垮了三巨头的报表的立场存疑,可能有失偏颇了。想想也是,当cn的人口红利消失,制造业红利也会随之消失的。这才是真正的商战文的写法,和国内某些拿公众号、营销号文章拼拼凑凑出来的商业书籍比可太云泥之别了。
866 一 why三巨头陨落(通、福、克莱斯勒) 1 市场:油价上涨,油耗较低的日韩车受欢迎 2 外部组织成本较高:公会员工工资是非公会的两倍、医保高(负责直到退休的医保、津贴高(实业赔偿高达原工资的95% 3 内部管理:通70岁老人掌舵、福特内部管理混乱新车不上市、克莱斯勒无新车 二 他们的自救之路 1 产品降价,最快收益损坏原本不高的利润 2 合并:1&3,赛博乐资产管理公司买下.1&2,福特不干 3 向政府寻求资助:没拿得出手的重组方案,政府不给贷款 三 结果只有福特存活,why 1 股权结构:家族持有40%,放权CEO 2 CEO:雇用新人打官僚主义/战略清晰统一 3 钱:现金流,拉股权(工会购买更多的股票,找金主(华尔街
复习一遍American Icon的内容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