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我从新疆来的封面

我从新疆来

库尔班江·赛买提

出版时间

2014-10-16

ISBN

9787508647517

评分

★★★★★

标签

旅行

书籍介绍

看,是这本书最重要的要义。

一位新疆维吾尔族摄影师,探访一百位普通新疆人,用影像和他们的自白呈现一个真实新疆。

1.他们看这本书

白岩松:看新闻时,新疆有时很远很陌生;看这本书时,新疆却很近很熟悉!这些图片与文字里,没有别人,只有我们自己。这些故事会改变什么,我不清楚,但这些故事出现在我们面前,本身就是改变!

陈坤:《我从新疆来》的每张图片都是一部电影!

陈晓卿:库尔班江是我的同事,我们一起工作多年。作为一名业务出众的摄影师,小库敏锐、勤奋、和善,深受大家喜欢;作为一名维吾尔族青年,他对这些年新疆发生的种种变化一直有自己独特而深刻的认识。这本《我从新疆来》就是他沉淀很久之后的表达,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

成龙:《我从新疆来》这本书用心和照片记录了100个故事,记录了友爱与和平。

崔永元:这是用镜头记录的100个来自新疆的普通人和100种真实朴素、各有性格的生活方式。我相信真实的力量可以超越一切熟悉与陌生。

丁磊:库尔班江对新疆人的拍摄在当下的中国弥足珍贵,也很好地体现了网易所推崇的求真相、近人心的态度。态度在每个人的身上。

窦文涛:库尔班江的故事也走进了《锵锵三人行》。

杨锦麟:库尔班江用镜头和文字,努力向人们介绍客观、真实的新疆,以及在内地工作、学习、生活的新疆人,用心良苦。只有用爱的视角、爱的心态,我们才能真正走进新疆,走进新疆各族人民的心里。

2.媒体看这本书

《南方人物周刊》主编徐列:《我从新疆来》聚焦了当下新疆人的生存状态和心路历程,即使在读图时代,人性的力量依然葆有打动人心的魅力。

《人物》主编张悦:任何试图走近新疆人的外乡人总会遇到语言所指和能指上的困扰,看过《我从新疆来》后我很感叹,也许只有像库尔班江这样娴熟游走在维汉两端,并胸怀人类普世价值的有识有情之人,才能避开此困扰,并为我们呈现此中端的。

《凤凰周刊》主编周宇:2014年年初,库尔班江向我们讲述他的故事时,《我从新疆来》还只是一个idea。没想到短短半年之内,他就完成了对百余位新疆人的采访与拍摄。就像他自己常说的:越努力越幸运,越勇敢越能改变。

3.编辑看这本书

库尔班江•赛买提是一个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小伙儿,他不止是一个经验丰富的纪录片摄像,也是一个跳出地域、民族限制,客观看待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思考者。《我从新疆来》的整个拍摄记录过程中有很多曲折,他仍然坚定,举起手中的相机,用微笑面对社会。他将真实存在的新疆和生活着的新疆人展现给所有人,帮助我们站在新疆的角度,看看另一个视野里的中国。

4.你怎么看?

目录
推荐序 1 光明的《我从新疆来》---王蒙
推荐序 2 他们也是你的兄弟姐妹---那日松
我这三十年
无法忘却的记忆是割不断的热爱
为后代留下自己的脚印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很多人的文章写得并不好看,但这并不妨碍更多读者把他们稚拙的文笔看作朴素和原生态。政治意义大于其他。
唏嘘的故事居多,也有些挺惨的。
看这本书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寻找自己。 新疆其实跟全国其他省份一样。它很普通。
尼玛有一篇感觉维吾尔族好牛逼的感觉 “我哥在老家跟人吵架被捅死了!!!”“我媳妇脾气不好不孝顺我爹妈我准备跟她离婚!!!”
自从去了新疆,便再不可自拔喜欢这里。
@2020-06-19 20:34:31
原以为是本影集,没成想是本故事书。
理解作者想要扭转对新疆人的偏见,所以展现了很多新疆籍各族精英努力奋斗,战胜偏见取得成功的例子。但也能看到一些接受了汉化的新疆人在只字片语中露出的“受夹板气”的迹象。某种程度上来说,“新疆人在北京”算是国产版本的“北京人在纽约”吧。
原本以为是介绍新疆人情风光的摄影集 想在负能量满满的最近对新疆多一点信心 没想到是在外打拼的新疆人自白 反而产生了比摄影集更大的触动 人是否快乐并不取决于你在哪里 还是应该做个内心坚韧的人 保持对事物乐观向上的积极态度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