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新诗十讲的封面

新诗十讲

孙玉石

出版时间

2015-11-01

ISBN

9787508647975

评分

★★★★★
书籍介绍

《新诗十讲》源自北大孙玉石教授的十堂精湛的中国新诗课,作者用诗的语言,为我们全方位咀嚼闻一多、徐志摩、戴望舒、穆旦等人的经典新诗,以及其背后的时代与国家、个体与社会、生命与死亡、文学与爱……通过细致的解读,深入挖掘了中国新诗创造者所传达的隐喻、意向、美学与思想,展现了中国新诗整体发展的历程和多元化。

【编辑推荐】

北大十堂中国新诗课,以富有生命感的精湛解读,打开新诗审美世界的大门,解读新诗的隐喻、意向、美学与思想。

孙玉石,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作家。1935年11月生,1960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1964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至退休。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史、鲁迅与五四文化以及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著有《〈野草〉研究》、《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研究》、《中国现代诗歌艺术》、《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等。

目录
读闻一多的诗 点得着灵魂的烛光
读徐志摩的诗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读李金发的诗 怪丽而深沉的歌
读戴望舒的诗 将有情的眼埋藏在记忆中
读卞之琳的诗 我的忧愁随草绿天涯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可以理解孙玉石老师试图从诗的原发感动这一点来做一次回归性解读,同时也是有给初高中诗歌教学做典范的意思。但是基本上没有十分有价值的意见,同时过于零碎,由此可见这种努力的艰难性。对新诗的整体把握仅仅是从资料掌握这样的研究方法来做是不够的,一种高中阅读理解既视感。
上学期读了一部分 喜欢卞之琳
太长了……内容深度又有点像“鉴赏辞典”的水平。晚唐和象征派、现代派,是新诗主要借重的几个资源。以及孙老师只要评长诗/组诗,用音乐打比方的时候,都是“这首诗的最后宛如贝多芬的欢乐颂到了合唱的部分!”
通读完毕,三星,适宜入门。因阅读无障碍的欢喜和“硬借”他人书的恣意,再添一星。1、有体现时间脉络与诗作风格变化的用意,但立论视角和分析方法稍显陈旧。相较而言,同样是课堂,此书不如张新颖分析得好,但也可能是为了成书的体系(?)2、戴望舒所占篇幅仍然最大,喜欢他的<断指><致萤火><我用残损的手掌>;细读了闻一多<红烛><死水>(因为是第一章且有前一位阅读者的批注),印象最深;此外亦关注李金发<弃妇><有感>,废名<理发店>,冯至<十四行集>,辛笛<再见,蓝马店><夏日小诗><寂寞所自来><风景>;当然基于本书是远不够的,还需要、亦期待感受更多的作品。
启蒙
【读30年代序那一部分的感想】つまらない…有些诗可以不用硬夸,夸得很教科书而不能让读者觉得诗是美的…【同意戴望舒他们的观点,诗应当是“全感官或超感官的东西”,我感官不满足还看什么诗啊】
关于现代诗歌的文本解读,至今没有找到一本满意的。
补标
还不错的入门读物,适合高中生或本科新生。又让人想起,中国新诗的问题之一是针对某些诗歌,诗论写得比诗还好看。这不单是理解能力的问题,毕竟诗不止于猜谜。解决它恐怕还是要回到形式、回到诗歌语言上来,我们不妨抛出一串沉重的疑问:新诗语言或曰现代汉语诗歌语言(现代汉语和诗歌语言!)的区别特征被发现或被建立起来了吗?在当下中国这个后现代的奇形怪状的杂糅世界里,理论已经把形式主义扬弃掉了,那么诗歌的诗歌性这样的本体论话语还能成立吗?真的,理论就是个嫖客,诗歌还是放弃现在的理论吧,成事儿还得靠自己。
多烂的诗都能品鉴出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