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朋友之间的封面

朋友之间

[美] 汉娜·阿伦特

出版时间

2016-12-01

ISBN

9787508663883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内容简介】

她们初遇于1944年的纽约: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刚刚逃离纳粹德国,才华横溢的玛丽·麦卡锡在美国文坛初露锋芒。二人很快成为朋友,并开始了长达25年的鱼雁往返。在信中,她们辩谈时事:越南战争、希特勒的审判、水门事件……也探讨文学、倾诉情感、闲聊八卦。

《朋友之间》收录了阿伦特和麦卡锡之间的所有通信。这些信件充满了智慧和雄辩,又不乏真诚和亲密,以一种私人的方式,为我们近距离展示了20世纪两位杰出女性的政治、道德、文学观和思想脉络,更向我们呈现了她们之间漫长而独特的友谊。

···

【编辑推荐】

◆20世纪最伟大、最具原创性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之一汉娜·阿伦特与同时代最杰出的作家之一玛丽·麦卡锡的书信集,既是两位知识分子友谊和人生、创作历程的记载,也是艺术和政治批评的典范,更是20世纪文化和思想史的见证。

◆阿伦特与麦卡锡的书信文字严谨、敏锐,字里行间却又不乏友人间的真诚和亲密,以一种私人的方式向读者呈现了两位伟大女性的政治、道德、文学观和思想脉络,更为我们生动展现了她们心灵的一隅。

◆信件涉及包括越南战争、希特勒的审判、尼克松、水门事件等历史事件,也涉及包括乔治·奥威尔、奥登、海德格尔、埃德蒙·威尔森、罗伯特·奥本海默等读者熟悉的人物,为我们了解两位作者所处的时代提供了极佳视角。

···

【媒体推荐】

很难找到另一位比阿伦特更适合引导人们面对21世纪人类困境的20世纪思想家。

——《纽约客》(New Yorker)

玛丽·麦卡锡是我们时代真正的女作家。

——《纽约时报》(NewYork Times)

这两个有着截然不同的过去和气质的女人之间的友谊是什么样的?她们成为朋友并非因为她们“想着类似的事”,而是因为她们都以与对方、为对方“思考”为己任。

——《纽约时报》(NewYork Times)

对一个时代、一种文化、一段友谊的耐人寻味的记录。

——《科克斯书评》(Kirkus Reviews)

这些信件智慧、雄辩、有爱,勾勒出这段跨越了四分之一个世纪的友情。……也是艺术批评的典范和友谊的见证。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她们漫长的通信异常精彩,反映了二人截然不同的人格和对政治、哲学、文学人物、当代事件的观点。

——《图书馆期刊》(Library Journal)

【作者简介】

汉娜•阿伦特

20世纪最伟大、最具原创性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之一。她于1933年纳粹上台后流亡巴黎,1941年移居美国。曾担任芝加哥大学教授、社会研究新学院教授。主要著作有《极权主义的起源》《人的境况》《耶路撒冷的艾希曼》《精神生活》等。

·

玛丽•麦卡锡

美国杰出作家、评论家、政治运动家,曾获美国国家文学奖章、麦克杜威奖章。主要著作有《一个天主教女孩的童年回忆》(Memories of a Catholic Girlhood)、《佛罗伦萨的石头》(The Stones of Florence)、《她们》(The Group)等。

·

卡罗尔•布莱曼

美国作家,著有《危险地写作:玛丽•麦卡锡和她的世界》(Writing Dangerously: Mary McCarthy and Her World),该书曾获1992年美国国家图书评论...

(展开全部)

目录
序言:书信中的浪漫传奇
编者的话
第一部分 1949年3月—1959年12月
第二部分 1960年4月—1963年4月
第三部分 1963年9月—1966年12月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汉娜太迷人,思想还深邃!玛丽麦卡锡确实是一个会被人误解的人,准备重新认识她。
之前很好奇,麦卡锡,一个需要热烈感情的人如何与不认可亲密关系的阿伦特相处这么亲密,她那样的毒舌drama queen大概受不了阿伦特这样高高在上的理性派。但麦卡锡的书信,种种患得患失(居然因为阿伦特离开时没有回头就难过到窒息),让我觉得,她大概是爱她。当然,比起麦卡锡,阿伦特更让我觉得诧异,毕竟麦卡锡的种种戏精附体,大概她不会喜欢,但她也居然陪她玩,很奇妙。最后,麦卡锡依靠整理阿伦特的书稿,来跟阿伦特对话、交谈,撑过阿伦特死后的日子.....虐点被正正戳死【我曾经无数次拿这个做海菲的梗,结果人家真的是这么做的,感觉我萌了一对塑料花cp(生气
她們之間的通信不會停止,直至其中一方死去。| 瑪麗熱情,漢娜嚴謹,因而碰撞出不平凡的火花。兩位偉大女性之間的私語,偶爾讓人癡笑,經常引人沉思。讀完最後一封信時,仿佛看著一個時代落幕。
「獨立」不等於「正確」。循規蹈矩是有章可循,但如果你要獨立判斷,就得拋棄對既定規則的服從,自己確立標準,自己給自己立法。現代性的根本困境之一是它瓦解了傳統的價值規範,卻無法建立起新的普遍有效的價值標誰。因此,盲從是危險的,但獨立判街也無法擔保正確,還要面臨巨大的風險。阿倫特對尼採的思想有非常透徹的理解,但她不是道德虛無無主義者。她明確指出,道德思考沒有通則可循,獨立的道德判斷是艱巨的任務。結果,獨立判斷就成了一件責任風險極大的事。如果堅持獨立判斷,你就是面目清晰的個體,你無法將判斷的責任推諉給眾人,也無法訴諸通用法則;因此你的責任是可辨識的,也是可追究的。做對了,那是應該的;做錯了,就是你自己導致的。你沒有任何托詞,沒辦法推給規矩,也沒辦法躲到「法不責眾」的後面,你必須為自己承擔全部責任。
补标。这部书信集不仅见证了两个有思想的女性之间的可贵友谊,也很有助于了解“恶的平庸性”这一概念提出前后的思想脉络、种种争议,这一争议可归结为一点:它必须在阿伦特的整个政治哲学架构中才能得到完整的理解,是其思想结晶,但当它进入猝然进入公共领域,一般人无暇甚至无从了解其深远的语境脉络,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反应。像阿伦特这样在注重心灵内省的德国知识环境中出来的知识分子,对这样喧哗的美式公共舆论,恐怕也缺乏心理准备——这个概念,虽然后来成了她最著名的理念,但就其本质,其实更像是在和政治哲学圈子内讨论对话用的,故而有其晦涩的一面。阿伦特和玛丽·麦卡锡的友谊,也更像19世纪欧洲的传统,或许可以说,阿伦特更亲近19世纪欧陆的知识传统,这想必使她在美国生活得颇有几分格格不入,但也成就了其盛名。
1. 《论革命》中的怜悯(pity)和同情(mercy,本书译为“宽恕”)二分,在1952年的书信中已经有所体现(《论革命》的原型是1955年的一次讲座稿) 2. 1962年1月,阿伦特因为感冒和呼吸道疾病病倒,并由于抗生素过敏反应导致并发症,之后她乘坐的出租车和一辆卡车相撞,导致她在2个月内失去行动能力(“断了9根肋骨,左手的手腕几乎断了”)这种状态有没有影响《艾希曼在耶路撒冷》的写作呢? 3. 对于认识20世纪40—70年代的西方知识界蛮有帮助 4. 阅读体验不佳,谈天说地的玛丽有问题,中信翻译也有问题,比如《大哲学家》(The Great Philosophers)译成了《伟大的哲学家》,约纳斯译成了乔纳斯
友谊如珍珠。
玛丽·麦卡锡真是生动鲜活有趣儿啊~
伟大的珍贵的友谊。要和挚友一直通信(笃定
很难想象如阿伦特这般严谨、冷静、擅长与自我对话的学者能与赤忱热烈的麦卡锡保持如此真诚且饱含善情的长久友谊,两位女性知识分子智识广阔,对待政治问题契合有来有往,读她们聊起文学圈内人士八卦也忍不住开朗大笑,细节如阿伦特像姐姐般给予麦卡锡恋爱建议,玛丽细致耐心的帮汉娜纠正单词与语法错误都让我掩面感动。读到后面,感到自己也被这种广博深厚且长久的爱所环绕,一如阿伦特与海因里希之间。这种爱就是救赎,也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