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封锁的封面

封锁

小白

出版时间

2017-02-28

ISBN

9787508671819

评分

★★★★★
书籍介绍

★用故事杀人,用故事救人

★《收获》文学排行榜瞩目之作

★ 陈村、毛尖、黄昱宁合力推荐!

★ 小白的上海有一种“魔性”,上帝与撒旦在这座城市博弈。——李敬泽

★ 名扬世界文坛,小白作品已被译为英法德意荷等多国语言

★ 好莱坞式的叙事,奇诡精巧的悬疑设置,饱含戏谑与哲思的的智性写作

孤岛时期的上海,汉奸头目在寓所的爆炸中身亡。为追捕刺客,日军封锁了公寓,展开一场封闭式的恐怖调查,饥饿和恐慌笼罩着所有住客。一个脑洞大开的小说家为了自救,将笔下的神秘女人作为诱饵一步步让日军信以为真,完成致命一击。

小白的故事充满悬念与反转,重建了一个有别于张爱玲笔下的上海。本书同时收录荣膺第十届上海文学奖的中篇小说《特工徐向璧》,带人走进一场双胞胎兄弟“交换人生”的迷局。

《封锁》是一个透风的故事。写得很节制,不从故事走远,不卖弄,编造得引人入胜,又动人恻隐之心。叙事节奏舒缓,又有种内在的紧张感,一切引而不发,直到最终,结局出人意料,精彩。

——陈村

《特工徐向璧》近乎电影般的动作性、推进速度、巧妙的隐喻、极好的预感都是这部小说的鲜明特点,我更感兴趣的是,你似乎喜欢给自己制造难题,把自己逼入绝境。在看到《特工徐向璧》结局之前,我想不出作者该怎么从自设的圈套里突围出去。

——黄昱宁

《收获》文学排行榜评审专家评语:

小说中出场的任一元素无不与读者阅读期待中的“历史真实”丝丝入扣,但小白又是以文学的力量在自由搭造一个舞台,且融入其对政治与人性的体悟,全篇读来引人入胜,这是“智性写作”的典范。

——金理

上海方言、爆炸案、密室审讯、抗日锄奸、小说家……这些元素无疑让《封锁》成为一篇极具可读性的小说,如果小说仅仅停留在这个阶段,那它只是一篇畅销的通俗读物,而不是能让人“情灵摇荡”的“文学”作品,好在《封锁》没让人失望。小说层层嵌套,最外层是传统的“侦探小说”——保持小说的速度,设置悬念,这是作者与读者相互关联的世界;中间层是叙述者“我”作为案件旁观者与记录者的行为与内心活动——这是关联各类人物,展现小说具体情境的世界;最里层是鲍天啸的小说世界——虚构的小说与现实的锄奸行为构成了暧昧的互文关系。纪实中夹杂着虚构,虚构的小说,虚构的女人,被“生硬”地掺入纪实的叙事中,造成了叙述的“延宕”,也造成了陌生化的效果。作者并没有“沉迷”于玩弄文学技巧,对于人性的揭示一样深刻,结尾处“那些人后来都受了勋,升了官”可以比肩《包法利夫人》的结尾“他(奥梅)新近膺获了十字勋章”。最后说一句,“鲍天啸”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包天笑姓名的谐音,姑且算作者将“互文”贯彻到底吧。

——何平

扎实的历史细节,严密的思维逻辑,迥异于时下诸多胡编乱造的小说,在文坛一片“现实比虚构更有力量”的叫嚣中,重现虚构的力量和小说家的智识尊严。

——张定浩

目录
封锁
特工徐向璧
后记
用户评论
小白笔下旧上海滩的食色性也
认认真真的故事,但是作者太拘泥于自己文字上的风格,使得故事推进和趣味性缩减大半,你也不能说写的不好,只不过像是三分钟的故事非要用一个小时说完,让人心生疲惫。
节奏很好,小说家,女人,特务,日本人。像一场完美的四重奏。姜县长那个莫非是吐槽让子弹飞?
前半部 封锁 很好。舞台是孤岛中的孤岛。视角是汉奸视角。都很独特。把抗日故事和吃饭喝酒男欢女爱混合在一起。在故事里面套一个故事,真真假假,假假真真。除了日军角色有点脸谱化,其他高潮结构精巧,结尾不胜唏嘘。佳作。但那篇 特工徐向璧 就有点草率了。
20201231 有意思的故事。但我欣赏不来他的文学性。
有电台的门房大爷不简单啊。如果影视化能不能看他作为最后一个镜头。
《封锁》高开低走,前半段以为当代中国作家又出一个老舍,结果三主角人设越写越崩,故事越讲越离奇,变成叙事者主导的纯粹炫技之作,消磨读者的精力和耐心,到结尾就是为这点醋包了老大一碟饺子。《特工徐向璧》也是离地半米,看似很写实,实则根本搞不清这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到底是双胞胎还是人格分裂,作者没有说,也许是想给大家留点神秘感,但悬疑推理向来比较忌讳“双胞胎”或“精神病”的解决方案,因为这两个都比较偷懒,是作者圆不回来的时候拿来救场的万金油。总的来讲后一篇比前一篇好。作者的语言值得一读,很多比喻用得好。
精巧的构思、布局,毫不拖沓的叙事,迷局重重的故事情节。看到最后,依然是无数条线,似是而非,每一次思考都可以做出不同的理解,没有结果的结果。虚虚实实,当事人不说,便说不清楚。
像舞台剧
翻‖小说只是为了完成一个理念,我不喜欢这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