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最后一公里村庄的封面

最后一公里村庄

贺雪峰

出版时间

2017-08-31

ISBN

9787508672083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农村地区的发展问题日益凸显。从农村人口流动到土地流转,从社会结构变化到文化传承,农村面临的挑战重重。而《最后一公里村庄》正是以这些问题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中国农村的现状与未来。
作者简介
贺雪峰,长江学者,是我国当代三农问题领域的领军人物,现任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他专注于乡村基层民主和乡村建设理论研究,研究方向涵盖乡村治理、乡村建设、农村社会学和政治社会学等多个领域。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三农问题专家之一,贺雪峰为我国乡村治理与建设贡献了卓越的智慧和力量。
推荐理由
《最后一公里村庄》通过对中国农村的深入剖析,揭示了农村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以及这些问题背后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书中不仅呈现了农村的多样性,还提出了许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对于那些关注农村发展、希望了解中国农村现状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是一本不可或缺的读物。
适合哪些人读
对农村发展、社会学、经济学、文化研究感兴趣的读者
农村工作者、政策制定者
关注中国农村现状的社会人士
希望了解中国农村问题的学生和学者。
书籍脑图
用户评论
怎么他研究的农村都这么光明……是不是我没看到农民和村干部抱怨和农村凋敝背后的诗意……?
【阅读时间:5小时】横跨大半年的阅读。这本书如同“百科全书”一样浅尝辄止地讲述了农村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也包括对农业、农民、国家农村&农业&农民政策的叙述。比较令我惊讶的是,作者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虽然我没有亲身进入农村进行调研,所以不能肯定他说的是对的,但的确可以说服我——比如国家对农民创业的鼓励以及鼓励农民进城实际上恰恰磨灭了土地对于农民的保底作用。就连对比较有争议的“上访”话题也有方方面面的讨论,这部分讨论也更新了我对上访一事的种种偏见,虽说上访现在有许多不好的特例,但不可否认信访制度的确逼着政府有大幅度的改变和提高(就像《事实》那本书所讲述的,落后的10%或是多少永远存在,但我们不能因此忽视进步的90%)。总的来说对不了解农村话题的读者(比如我)是很推荐的,算是半通俗半学术读物吧。
中国乡村田野调查报告——作者认为: 1. 农村为进城打工失败的农民提供了缓冲,而土地流转的政策很可能破坏掉缓冲 2. 农村现代化:老年农民 + 职业农民 + 连地成片的机械化 3. 农村结婚彩礼的调查:引出中国农村组织的地域性差异:北方农村小亲族;中部农村原子化;南方农村宗族 4. 上访制度本身的问题:谋利型上访、偏执型上访
过年期间翻完了,一般吧,都是套话。
“华南老人最惬意,华北老人最享福,华中老人最自由”,不一样的农村的视角,根深蒂固而差别万千,有趣。有放心且好吃的菜吃,不用担心买不起房子,有熟人社会,老了就喝喝茶聊聊天。比起来,在快节奏高压力的城市里,一边用生命换钱,一边再用钱买药,到底为什么?活着好辛苦,大家都一样。村庄?不,不去。
作为学术或许可以值得一看,但个人主观意识太强,这是我不喜欢的原因。看到8%就无法认同作者的观点而看下去。第一个是说竟然取消了税,合着好像农业税存在是正确的样子,农业税的不公平的地方以及取消农业税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不去了解下。 其次讲到农村彩礼的问题上,作者的观点是山东的彩礼水平低于河南原因是山东计划生育工作做得好,一个家庭只有一个男孩就不需要多支付高额彩礼。拿其他省份夸可以但别拿山东夸,这背后百“日无”孩的政策可是灭绝人性的。况且高额彩礼是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社会安全感的缺失导致的
数据很多,分析了山东,广东,河南等地的一些农村的不同,怎么说呢,习俗这东西,还是直接跟经济挂钩,外出打工的便利度等占比很大,没有很推荐
特别差劲
作者思想有问题
读的过程中:【又一本中信,皱眉,不看好,但还在继续看。】看了新闻:【不看了,垃圾玩意儿。】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