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时间地图的封面

时间地图

[美] 大卫·克里斯蒂安

出版时间

2017-06-01

ISBN

9787508673042

评分

★★★★★
书籍介绍

【内容简介】

如果把130亿年比喻成13年的话,那么宇宙大爆炸就发生在13年前,太阳系出现在4.5年前,最早的生命有机体出现在4年前,恐龙大约在3个星期前灭绝,最早的智人在非洲进化大约在50分钟以前,农业繁荣大约在5分钟以前,工业革命发生在大约6秒钟以前,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大约2秒钟以前,此后,第二次世界大战,首次使用原子武器,人类登月,电子革命……都只不过是最后1秒钟的事。

更换了时间尺度,人类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时间地图》打通时间线,将人类的历史置于生物圈甚至整个宇宙的历史之中,讲述从宇宙大爆炸至今,宇宙、地球、生命、人类的“大历史”(Big History)。

大历史是一种新的尝试,在一个学术和知识日益碎片化的时代,打破学科界限,综合生物学、考古学、物理学、历史学等多学科,为今天的读者提供统合性的新知识。

《时间地图》是大历史的开创之作,荣...

(展开全部)

目录
推荐序∕威廉•麦克尼尔
2011年新版序言
致 谢
导论:一部现代创世神话吗?
第1部 无生命的宇宙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这类大历史的学者很多都是理工科出身,这位早年虽研究俄国史,但本书的取径也是进化论视角的,借用了许多物理和生物学的隐喻,这的确能为从大尺度理解历史提供许多启发。在此,人类的历史仅是一个“物种”的历史。
读不下去,弃
#微信读书#不明白分怎么这么高,通篇并没有什么观点,所谓的“大历史”不过是文字工作,拾人牙慧地把各学科研究成果串起来而已。
将整个人类甚至宇宙的历史作为叙述范围,从而“重新定位人类在宇宙演化过程中的历史坐标”。按照宇宙、恒星、太阳系、地球、生命、人类、农耕、现代化的顺序来叙述历史。要处理如此庞大的信息,并力图将自然科学与人类历史结合在一起,决定了这类书籍已经不可能有足够篇幅展开传统意义上的历史事件分析和人文思考,只能依靠各类数据、宏观分析、简略的制度变迁来构建。这类书能够给读者一种“毕其功于一役”的感觉,帮助读者迅速建立一套完整的、成体系的自然观、世界观、历史观;弊端则在于过于庞大、宏观和整齐,以至于我在翻完之后,并不知道这类大历史的意义在哪里。个人觉得,此种叙述必不长久。
人类之所以能从地球生物中脱颖而出,是因为人类具有独一无二的“集体知识”。无论是在农业社会还是近现代,知识的交换所带来的创新,都是推动人类发展最重要的动力源泉。
无甚新意
从时间维度出发,想要描述所有一切的话,是很复杂的。作者从生命发展、人类发展的宏观角度去叙述时间维度的纵向复杂性,很难把握,但也很可敬。
历史读物,大尺度有大尺度的好 @2017-11-26 17:56:30
3.5。中途断了几年,最近又拿起来看完了!看剩余部分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这个书那么厚,我之前竟然已经看了大半部分,并觉得后面的倒数几章挺啰嗦的,数据也很多,绕了半天,但是信息量又不高。书里的关于熵及一些部分还是挺拓宽思路,这种从宇宙大爆炸讲到宇宙未来的叙事方式,也不太让人觉得宏大叙事,到是基于我们现在对历史的研究,来重构过去和未来的故事来重新认识这个世界。现代开头的几章和最后一章读起来蛮恐怖的,难道这就是我们的这个宇宙的宿命吗。
没有太多新颖的观点和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