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改革的逻辑(修订版)的封面

改革的逻辑(修订版)

周其仁

出版时间

2017-10-31

ISBN

9787508674490

评分

★★★★★

标签

经济

书籍介绍

改革从何而来?往何处去?未来中国如何前行?中国的改革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为什么讲起改革来还是颇为沉重?为什么我们这个体制改起来那么难?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专家学者、大众舆论,众说纷纭。

从改革史上标志性的莫干山会议开始,周其仁教授就密切参与中国改革的每一步。他善于从现实世界出发,用扎实的经济学功底和风趣、直白的文字,将中国改革的理念、方法和历程进行严密而逻辑清晰的梳理。从“邓小平做对了什么”到“中国还需要做对什么”,从“如何防止改革变成半拉子工程”到“怎么避免糟糕的政策组合”,周其仁教授系统地从产权改革、土地改革、货币改革等方面,深入解读中国经济改革的来龙去脉和关键问题,让读者更加了解中国改革的逻辑。同时,周其仁教授对未来中国改革之路提出了独特看法。

目录
自序 /V
第一部分 中国做对了什么?
改革30年感言 / 003
邓小平做对了什么? / 006
科斯的中国影响力 / 026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理论逻辑比较简洁清晰
从制度经济学解释了改革的逻辑:一个制度要发生变化,要具有两个条件:1.旧体制的维护成本非常高,几乎转不动了。且广为人知,催生内生变革的意识和实践冲动。2.变革老体制的成本要足够低。改革中两个力量非常重要,第一个是下层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二个是上层对第一个力量的承认,保护,完善,提升,使之成为政策,成为正规的制度。本书主要论述了:产权制度,土地制度,货币制度。
时隔多年再读周其仁还是有很大启发。
以科斯的交易费用为切入点,从权衡市场和国家公司各自的交易成本来讨论中国的改革逻辑变迁,国家公司希望消除交易费用但有组织成本,改革一直是通过底层确定产权的尝试,因危机而被官方承认推广。作者是农村问题专家,通过追述土地的产权变迁,来考虑私有制是如何从铁板一块的公有制体制和意识形态中诞生、发展和壮大的。产权改革是中国改革未竟的事业,也是改革的红利,但关键是山头各立,歌舞升平,改革再出发的动力在哪里?书中的后半部分讨论了汇率金融制度以及因庞大外汇储备导致基础货币的被动增发而引发的通胀。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拳拳之心。
改革就像种树,更多的时候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确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和一往无前的魄力。
前半段絮絮叨叨的表达方式和复读机式内容让我差点没坚持下去,直到高铁刘志军那个案例让我突然一震。值得学习的地方是亲身探查后的制度层面反思,或许是我现阶段最欠缺的能力吧。通俗化的表达也是入门的好方式
中国改革想要取得更进一步的成就,不能只依靠迫在眉睫的危机推动改革,而要在清晰的全局目标下,进行整体的通盘考虑,依靠顶层设计来深化改革。
很多细节还是需要有一定的历史经验才能体悟,不然基础不够很多作者以为是常识的东西,对于年轻一代来说都相对陌生。
怀念那个锐意革新的理想主义驱动的时代,那个蓬勃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那个政治还没有彻底去道德化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