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戏年的封面

戏年

葛亮

出版时间

2017-07-31

ISBN

9787508674520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在电影的光影世界里,我们常常能找到情感的共鸣和人生的启示。正如《戏年》所展现的,电影不仅是娱乐,它还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戏年》带领我们走进一个充满爱与梦想的世界,让我们在电影的陪伴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寻找心灵的慰藉。
作者简介
葛亮,南京人,香港大学教授,香港大学中文系博士。其作品涵盖小说、文化随笔等,出版于两岸三地。长篇小说《朱雀》获“亚洲周刊华文十大小说”,《北鸢》再获此荣誉及多项大奖。曾获香港书奖、香港艺术发展奖等,作品被译为多国文字,入选多个文学选集。
推荐理由
《戏年》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对电影充满热爱的家庭的成长历程,以及主人公对电影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书中融合了个人回忆与历史背景,展现了中国电影的发展脉络,以及电影对人们审美观念和意识形态的深远影响。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关于电影的艺术作品,更是一部关于亲情、友情、爱情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记录。
适合哪些人读
对电影艺术感兴趣的读者
渴望通过电影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变迁的读者
对家庭、友情、爱情以及人生哲理有深入思考的读者
喜欢阅读具有怀旧情怀的文学作品的人士。
书籍脑图
目录
目录
自序/Ⅰ
于叔叔传/1
阿德与史蒂夫/67
老陶/109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每个字都好看,书卷气扑面而来。在《于叔叔传》中读到相似的家庭背景,而《老陶》则让人感到宿命的悲凉。
言几又&钟书阁看完。怎么说呢,讲的一些南京的细节还蛮有画面感的,但多少会有一种“富家子弟旁观穷亲朋”的疏离和居高临下感。两个不同的故事,结尾于叔和木兰都胫骨骨折(如果没记错),会不会有点尬。。
前几篇很好看呢,最后一篇最期待的同名小说却是寡淡得很……
电影的那篇更像回忆录,太过作者个人化了。。。前两篇还行,和《七声》应该并成一个集子。新版封面是王世襄的字,皇小小的画,确实好啊。
人间多苦,间有细碎欢乐,难掩一声叹息
好几篇都是「七声」里的旧稿,就当是重温了。(小说本身的质量没问题,不过挺不喜欢再版这种改头换面当新书出的,直接说清楚是再版或者增订版,观感会好很多)
与其说这本书是着眼于电影的类自传式小说,不如说是着眼于小人物的蒙太奇式的结局留白小说。 无论是于叔叔,还是老陶,抑或是阿德等,都是与毛果的成长环境有着阶级差别的下层小人物,或苦苦挣扎着寻求生机,或凭努力获得可松一口气的安逸生活,但最终仍宿命般的坠落深渊。 即便是本书同名文章《戏年》里,毛果的外公有着知识分子的身份,仍有一段青年时代抱憾的情感纠葛。 最后,实在是没想到《戏年》这一书名居然会在两家出版社先后有不同的内容版本,除了《戏年》这一篇是相同的,其他篇目甚至整本书的风格都不太相似。不过葛亮不同的书目中重复的篇目还是比较多的,这一点对阅读体验的影响还是不小的。
喜欢阿德和史蒂夫以及戏年这两篇。
于叔叔传有些流于俗套了,阿德与史蒂夫倒是蛮有趣,戏年还不错。
葛亮的书一直有书卷气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