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图书
中国的改革哲学
李拯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03-31
ISBN
9787508676395
评分
★★★★★
标签
政治
法律
用户评论
目标读者如果是初学者的话,那还是可以学到一些东西的
包容型思维
中庸
治大国如烹小鲜
大量引用别人的观点,没有自己的东西,垃圾
全书思想是中国改革是“执其两端,允执厥中”。书的不足在于:一是书名太大,与书主体对象不符合,书名“中国的改革”,主体对象更集中为经济发展政策,(导致我翻半本后翻回去确认了一下书名);二是全书并无创新亮点,用别人观点故事做论点论据;文章中作者自己组织的语言中同样内容反复出现,怯意明显。
执其两端用中于民,学会了执两用中思维,是对比西方世界形式逻辑和实证精神的另一种中国思维,融入有机性能的包容思维,开启了更多折衷思考。由于我对国外包容理念有一些了解,读完此著跨越语境,与国外提出的包容性形成鲜明对比,包容的定性与阐述更具本土气息,为此,加以思考打磨成形,很容易构成一个衔接思维,即连通国内外包容理念差异性间的沟通路径。
哲学不但是对历史的阐释,更承载着关于未来的想象,其“想象”的“异邦性”必然存在着“误读”。而从四十年的经历视角回溯数千年传统以求获得支持,又形成了某种“倒置”。在两者的叠加中,因遮蔽而被忽略的层面包括:1.先验地两分,导致更为丰富的世界史观的消隐;2.文明体中的“劣根性”,对现实更为持续的制约性;3.政治文明的建构与改革,对经济社会更为直接的影响;4.包容性智慧的核心是“自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