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我们人类的宇宙的封面

我们人类的宇宙

[英] 克里斯托弗·波特

出版时间

2017-10-01

ISBN

9787508677842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浩瀚的宇宙中,人类的存在似乎微不足道。然而,我们对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止,从古代的宇宙观到现代科学的发现,我们一步步揭开宇宙的神秘面纱。本书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过程,以及科学、哲学和神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引导读者思考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和生命的意义。
作者简介
克里斯托弗·波特是一位充满好奇心的科普作家,拥有数学、科学哲学和历史学双硕士学位。他曾是Fourth Estate出版社的叛逆总裁,成功将非虚构作品推向畅销。波特致力于在科学与人文间架起桥梁,以浪漫思维和简单语言,为读者呈现宇宙的传记。他的作品体现了对知识的热爱和对传统挑战的精神。
推荐理由
《我们人类的宇宙》以跨学科的视角,从宇宙起源、人类认知、科学方法等多个方面,带领读者进行一场关于宇宙与生命的深刻思考。书中不仅详细描述了宇宙的演化历程,还探讨了科学与哲学、神学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本书不仅是一本科学普及读物,更是一本哲学思考之书,适合对宇宙、生命和科学哲学感兴趣的读者。
适合哪些人读
对宇宙学和天文学感兴趣的读者
对科学哲学和宗教哲学感兴趣的读者
对人类起源和生命本质感兴趣的读者
希望拓宽知识面、提升思维能力的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第1章 起源
人类最终会知道,他一直都是独身一人处在宇宙的无垠之中,他从宇宙中出现只是偶然事件。宇宙的广阔和其永恒的沉默令人心生不安,但这无法阻止我们迎向未知的冒险。
第2章 26度分割理论
以“米”为尺度,我们对宇宙的理解能一步步扩大到何处?如果注定要被宇宙的广袤无垠所击垮,我们至少得知道这种无力感什么时候会涌现心中。
第3章 测量万象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我们宇宙从何而来?宇宙又将走向何处?”这是本书提出的问题,我觉得更应该问“宇宙为什么而来?”——那为什么呢? 我能想到的是,“为什么而来”的问题为人类的思维设定了一个限度,无论它是有目的的还是无目的的,也无论是随机的还是必然的,亦或是无始无终,无因无果,随便你怎么回答,它都逃脱不了我们意识中的宇宙之限,使人类永远无法摆脱心智的烦恼。不过这样也好,人类总要有点事做才行,否则的话无聊就将无情地吞噬人类的心灵。 威廉•华兹华斯说,“来吧,带着你一颗赤心/让它关照和领略。”幸哉!人类,听那一声召唤吧,前行——无论生存还是毁灭?
看本书豆瓣的评价人数,以及读书群里某些朋友对这本书的“中信废纸书”的评价,哑然一笑。为何我认为这本书写的比卡尔萨根的《宇宙》要好呢?真的有些东西需要你觉得通俗易懂才是真的好吗?就像书中说的那样,你越是自我中心主义,越会觉得自己渺小,这不是悖论,因为你的渺小来自于别人的观察,或者说宇宙的观察。这本书基本是把我近期看过的一些人类发展史、宇宙探索史的内容串了起来,并且提供了一些新的观念,我承认有些内容我看不懂,但是我能看懂这本书的框架,这本书最后想让读者收获的是什么。框架:由人类理性的线性分割思维开始,不断拓展到极致的宏观喝极致的微观层面,发现现行的科学思考方式已经无法了解前沿,然后又回归人类本身,去提醒要在自我中心和自我否定两极之间掌握分寸。这本书不厚,200多页,想自学,800页都不够。好书。
探索时间与空间
get不太到,感觉可以作为对宇宙学感兴趣的时候随手拿起来一读
看了20%了
充满野心的简史作品,前半部分惊心动魄,看了若有所得。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在家什么也没做,耐心看完了这本《我们人类的宇宙》。这本书还是2019年,和邻居一起两家六口人去川渝旅游时候买的,那时候还没有疫情。我们人类的一切爱恨、文明、宗教、财富、权力和信仰,只是宇宙中的一粒,暗淡的蓝点。
什么都想讲,又什么都没讲明白。
很有收获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