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人类“吸猫”小史的封面

人类“吸猫”小史

[英] 艾比盖尔·塔克

出版时间

2018-03-31

ISBN

9787508681498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猫咪以其慵懒的姿态和可爱的外表,成为了许多人的心灵慰藉。而《人类“吸猫”小史》这本书,正是为了满足那些对猫咪充满好奇,想要深入了解猫咪与人类关系的读者。它将带领我们走进猫的世界,揭开猫与人类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作者简介
艾比盖尔•塔克,伦敦国王学院教授,专注于颅面演变研究。同时担任美国《史密森尼》杂志专职作家,作品入选“美国最佳自然与科学写作”。曾获“国王大学卓越管理奖”及英国发育生物学协会颁发的谢丽尔蒂克尔奖牌。
推荐理由
《人类“吸猫”小史》以丰富的历史和生物学知识为基础,通过深入浅出的叙述,详细描绘了猫与人类之间复杂而深刻的关系。书中不仅讲述了猫科动物在人类进化中的重要作用,还探讨了猫的驯化历史、猫与人类生活的融合,以及现代猫咪文化现象。这本书不仅让我们了解猫的生物学特性,更揭示了猫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和象征意义。
适合哪些人读
对猫科动物和人类关系感兴趣的读者
喜爱猫咪,想要了解猫咪的驯化历史和现代猫咪文化的读者
对生物学、生态学和人类学交叉领域感兴趣的读者
以及对猫咪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象征意义感兴趣的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前 言 001
第一章 地下墓穴 013
第二章 猫的发源地 032
第三章 猫的捕获物是什么 051
第四章 捕食金丝雀的猫 068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原名《客厅里的狮子》
不是卖萌的浅阅读。风格接近新知文库,通俗有料的科普书。作者作为养猫爱猫人士,没有一味宣泄情感和动物保护主义,回溯猫的“假装被驯化”过程,谈论猫强大的繁殖力和适应力,比较家猫和野猫的区别,人类喜爱猫的心理机制,猫在文化史上的形象和地位,同时也讨论猫对生态的破坏力,猫性里的不良因素,人对猫的各种“错爱”以及如何看待“反猫派”的想法。客观克制,理性爱猫。整部作品沉稳细致。
单对书本身而言,内容过于刻意,特别是前几个章节中把一些没有经过论证的观点牵强附会的引用进来,以达到证明人类的进化与猫科动物有着紧密联系的论点。会让人读起来有些许反感。 直到开始讲到弓形虫,才让人意识到这是本科普书籍。哦,原来弓形虫是吸猫的毒品啊,难怪爱猫的人一个个不能自拔,感情都是感染了弓形虫,可怕的生物。 虽然这书是我朋友翻译的,而且刚出版就第一时间给我寄了一本。但我还是要大义灭亲一下。只针对其内容,不点评其翻译,因为没看过原文,也看不懂,这种科普类书籍,只要句子读起来流畅就够了,没有非要辞藻华丽的硬性要求。平时当做打发时间的读物还是挺好的,如果是爱猫人士,那就更要买本来读,至少别人以后问你为什么喜欢猫的时候不至于说我就是喜欢啊这样没有营养的回答。
有点文不对题,论述也显得琐碎和无序,注释和索引都没有翻译。
人为什么那么喜欢猫
有点道理
长相和声音像婴儿 ,行为不能驯服,的捕食者。
部分社科读物的翻译总让人感觉很不接地气,比如在中文语境里更常见的是橘猫而不是橙猫吧(在倒数第二章里就改成了橘猫)!猫咪不需要人类来弥补猫生,但本人需要猫咪来温暖人生…
很久之前读过的小书,标记一下
有很多关于猫的冷知识,但是作者并没有一些个人独特的观点,所以才导致漫谈之余言论的前后不符,掺水严重,一些无关紧要毫无联系的新闻都往里塞,就这点与《灰犀牛》不相上下。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