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战争的面目的封面

战争的面目

[英] 约翰·基根

出版时间

2018-11-01

ISBN

9787508685236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是二战史学者约翰·基根的成名作,主要选取三个历史片段,解读真实的战争是怎样进行的。这三场经典战役分别是:英法百年战争中的阿金库尔战役(长弓弩的运用),拿破仑军队同英普军队的滑铁卢战役(毛瑟火药枪的运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索姆河战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运用)。史学家和文学家分析了战争的机制,或勾勒出了战争的轮廓,但如果不了解战争的面目,我们就仍不能真正理解战争。 一方面,战斗的过程往往琐碎且凌乱。尽管战斗开始之前,军事决策者会制定一个完备的作战计划,但在实际行动中,决策者往往无法预测己方部队与敌方的互动实况,作战计划通常都被打乱。另一方面,对于双脚陷入泥泞战地的普通士兵来说,战争计划根本没有意义。面对横飞的炮火、血肉模糊的尸体还有各种出其不意的错误指挥,再坚强的意志也不可能不受冲击。在探求战争的真相时,有几个因素不能忽视,包括对建立在战友情谊基础之上的敌意和忠诚的理解,对领导和服从之极限的把握,对勇气和即使最勇敢的士兵也会有的自保意识的认识,对血肉之躯可以承受对战争的恐惧的怀疑。战略战术、国防政策、经济动员固然是理解战争的重要因素,但是普通士兵的心理状态以及他们在第一线战场的真实处境,往往也对战争的走势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 约翰·基根,当代杰出的军事史学家之一,曾任伦敦《每日电讯报》防务主编、英国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高级讲师、普林斯顿大学高级研究院研究员和瓦萨尔学院历史学教授,被誉为二战后英语世界头号军事史权威。著有《战争史》《战争的面目》《一战史》《二战史》《温斯顿·丘吉尔》等。他因在军事史领域的杰出贡献获得军事史学会颁发的塞缪尔·艾略特·莫里森奖,并曾获得大英帝国勋章(OBE)和爵士勋衔。
目录
第1章 遥远的不幸
一知半解
军事史的用处
军事史之不足
“战争纪事”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基根教你如何写军事史。先是纲领指导,基根评点军事名作,他对神话逸事和英雄传奇不以为然,他认为专业的历史写作应当深入研究战术、战略,关心事件的重要性而不是道德性。随后三场战役,可视作样本阐析。比如滑铁卢,基根认为应当挖掘1815年的军训系统,武器种类、射程和效果,以及指挥系统和越野行军的速度等。这就很明显看出专业和一般历史写作的区别。这也是我为何不喜欢茨威格的群星的原因,尽管茨威格是文学家而非史学家,情感化的描述方式其实远离了战争的事实。最后一章回归基根对战争的人文关怀,基根用登山类比战争,有新意。PS:后浪的《无敌舰队》与甲骨文的《特拉法尔加战役》非常符合基根理论,战役细节的掌握不能更赞。芭芭拉·塔奇曼有部《历史的技艺》也谈写作,可观摩。塔奇曼长于叙事而基根重在分析,都很有见解。
翻译得挺一般...观点有亮点
术业有专攻。三场不同时代的战争成因、经过,简明扼要。士兵心理、武器配备、指挥素质都分析得头头是道。大赞。
约翰·基根曾以他大名鼎鼎的《战争全史》获得达夫·库珀奖。这本《战争的面目》有过无不及。从前言就能读出来一个大师的真正出色。五颗星少了! PS:主要集中读了导论、阿金库尔和索姆河(对滑铁卢略扫,兴趣一般)。阿金库尔部分的分析实在漂亮;索姆河同样非常写实。
缺乏戏剧性
网易蜗牛读书
角度很独特
读完后心情沉重,在炎热的盛夏早晨,天气令人不想说话,结束的阅读令人不想说话,然后一个小时后我还是踏上每日行军的路,在这个充斥着钢筋水泥的城市和生活里持续战斗工作,生存就是战斗,经济就是战斗。
战争的方式和手段发生了太多的变化,但战争的目的似乎一直没变。本书写标题的起大了,战争和政治是一体两面,不只与交锋。
大体上没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