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知日·便利店全解读的封面

知日·便利店全解读

茶乌龙

出版时间

2019-05-24

ISBN

9787508690544

评分

★★★★★

标签

经济

书籍介绍

专门关注日本的超人气媒体品牌「知日ZHIJAPAN」第56弹《知日•便利店全解读》特集!

随着便利店的普及,它已经成为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24小时营业,全年无休。琳琅满目的货架,提供着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的一切。新鲜的餐点、随季节变换的商品、贴心的服务,带给人们无限的新鲜感。不知不觉,我们已经离不开便利店了。

便利店文化,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开始,逐渐蔓延至亚洲甚至全世界。随着便利店品牌的激烈竞争,便利店的服务范围、商品种类以及更新速度也在不断刷新。在这一方小小的便利店里,你总能发现一些惊喜,它总是扮演着生活守护者的角色。

日本便利店有怎样的发展历程?它有哪些特征?便利店巨头品牌有怎样的经营秘诀?日本便利店有哪些特别的服务?便利店商品为何如此吸引人?便利店店员如何工作?

*便利店历史、数据库、品牌图鉴、便利店空间,图像化呈现产业全貌!

*7-Eleven、全家、罗森,便利店三大巨头经营秘诀!

*便利店热门商品、期间限定,“卡哇伊”元素,让人爱不释手的原因!

*便利店研究家、便利店店员的一天,透视便利店人间!

*便利店之最、自贩机便利店、便利店的空间设计,定义便利店新形态!

日本便利店为何如此发达?一本了解背后的文化!

feature

撰稿人

根岸月华

汉语、英语、日语翻译者。曾在纽约的日系出版社工作,负责周刊的特辑栏目编辑。现居于东京,就读于上智大学文学部新闻系。

戴宁

大连人,定居日本,心在世界。教育学在读博士,松下奖学金获得者,人类学研究团体“仙人会”干事。从大学时代开始游学日、澳、美,在中西方之间深度感受各类文化,拥有文化观察员、同声传译、教师、留学顾问、自由撰稿人等跨界职场体验。

杨安琪

北海道大学硕士。北海道开发技术中心兼职翻译。在微博“千夜zerose”分享留学生活及自己眼中的日本社会。吃太多的时候总会去7-Eleven 买173 日元的酸奶。

庄悦

自由撰稿人,上智大学新闻学硕士,现居日本。曾任日本艺术家丸山纯子驻留项目《野花畑》日语翻译,并参与拍摄该项目的纪录片《吉磊和丸山的六天》。留学日本后作为艺术家助手参与“5 Rooms”横滨五人展、“观光B...

(展开全部)

目录
特集
便利店的历史纵贯线
便利店数据库
便利店是怎样的存在?
我的便利店故事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最喜欢的便利店是全家,自觉为便利店达人。以前租房,如果楼下有干洗店,菜市,便利店,那这就是一等一的好位置!知日硬皮封,主题有意思,但内容非常敷衍,差不多70的价格,啧啧
第一本买回来的知日 全凭我对三大便利店巨头的爱读完了,是没有负担和进度条压力的轻阅读体验。
知日变成硬皮了,价格上去了,文章质量还是so so
希望下次出个建筑或者LOGO的专辑
我超级迷恋便利店!不只是因为它们漂亮的门面装点在大街上,更是一种吃吃喝喝什么都买得起的小确幸也装点了我的生活。
将一种舶来的零售业态本土化到极致,处处体现精细、秩序与服务
全景展示 太棒了 比知日系列其他的厕所读物更耐读
日本70年代就有便利店了哦
蛮喜欢这类读物,再重读了一次。曾经站在人来人往的二手书店看完,多了几分偷偷站读的紧张和新鲜感,而这次读着读着入夜了,反而对便利店这一空间在生活与社会中的定位多了一些特别的思考。便利店是这样,那么超市呢?如果能从哲学角度分析它们功用的不同应该很有趣。
多少有点充数了,变成硬皮,但是有效内容少了很多,中间加了好些页意向不明的便利店购物清单。以及发现了好几处的文字错误:应该写全家或罗森的写成了711。其实看这个不如看711的发展史《零售的哲学》会有更多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