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竞逐权力(1815-1914)的封面

竞逐权力(1815-1914)

[英] 理查德·埃文斯

出版时间

2019-01-01

ISBN

9787508696508

评分

★★★★★

标签

历史学

书籍介绍
1815年,拿破仑兵败滑铁卢,动荡的年代暂时告一段落,直到灭顶之灾于1914年降临。 这是欧洲涌动、迸发的一百年,也是权力竞逐的世纪。在1815年以前,人们看重的是荣耀,而在19世纪,人们越发看重权力。 旧制度崩塌后,人人渴望获取并行使权力,以便把自己的观点付诸实施。国与国、人与人、人与自然……一切都不复从前。 竞逐权力欧洲人走上文明之巅,睥睨全球,也招致毁灭欧洲的大战。1914年,欧洲各地的灯火一盏盏熄灭,点亮它们仍需时日。 理查德·埃文斯,剑桥大学沃尔森学院院长、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因对历史研究的贡献获封爵士。他的《第三帝国三部曲》是纳粹德国研究的高峰,他还著有《历史与记忆中的第三帝国》等20多部专著,作品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
目录
“企鹅欧洲史”系列中文版总序
《竞逐权力:1815—1914》导读
作者序
第一章 大革命的遗产
战争之后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叙事平实,
非常好的一本19世纪欧洲史(世界史+ 政治史 社会史)成功安利了克拉克的《梦游者》(最后一章 对巴尔干 一战的乱局 大多出自于那本书) C J 贝利 著名全球史作品的《现代世界的诞生》——希望再版《世界的演变》(殖民非洲史,分割奥斯曼帝国 印度等有很多细节)以及彼得 盖伊《布尔乔维亚经验》(情感时代 那一章) 可喜的是,这一本既有鲜活的故事,也有明确的主题,再加上丰富的内容 好希望市面上的世界史也可以有如此的内容 中信“企鹅欧洲史” 的这一本和《地狱之行》《过山车》皆值得一读,感觉比一般的欧洲史(北大世界史丛书 东方出版社 )教材生动,丰富且物超所值。
虽有900多页,只叹作者写得太克制!
1815-1914年间是欧洲霸权巅峰的一百年,本卷没有像霍布斯鲍姆那样将“长19世纪”的起点设在1789年,而是拿破仑战败之后,这更多突出了在这一长期和平之下欧洲社会的变动。作者曾站在传统史学的立场上批判后现代主义史学,在写法上也强调通过历史时期人们的真实生活经历来理解历史,而不是突出历史学家的阐释框架和个人思考。这样的写法比较“本格”,但呈现历史时其实也有精巧的框架和书写策略,只是更多以史带论。作者将这一百年的线索归结为“竞逐权力”,不过,对很多人来说,可能也是“权利”,换言之,从理性向非理性世界的行进,其实原也是民主化的结果。
埃文斯非常会写。全书八章,每章用一个人物小传引入,分十个主题论说,这么规整的结构,读的时候却几乎意识不到,只感到19世纪的迸发和涌动。他写过很多史学理论的东西,但书里看不到高言大智,所洞悉的都隐藏在精细的叙事背后。作者藏身在历史叙述当中,读的时候,只看到不断前行的人物和事件,停下来的时候,才意识到这种反思性的书写影响观念的力量。译者也是隐身的,译文地道,有时会忘记是在看译文,而这种地道又带着难得的克制,译者不炫技,不做自我表达,作者用了体贴读者的写法,译文也是一样质朴无伪。九百多页读下来,没有叫人感到乏味疲惫的地方,只有智性的冲击和愉悦。
🇫🇷大革命的余震
穿越时代风云和国别边境,回到古代史、折回近代史,时而惊诧莫名,时而啼笑皆非。 对现实生活感觉到困惑不解、惊诧莫名时,去翻一翻史书。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勾勒出了拿破仑战败后、一战之前在欧洲各处积聚的政治张力、及其与社会变革的关系,尤其是细致描绘了女性解放的曲折进程、工业化浪潮中普通工人的悲惨生活、民族主义与各种其它思潮的合谋。 大量使用统计数字,虽说是研究扎实的体现,但放在通俗读物中而不作进一步分析,有时反而令读者不知所云、甚或被事实淹没。 最不能令人满意的大概是作者在思想史层面的捉襟见肘,停留于道听途说的水准,对19世纪辉煌灿烂的文学也只是进行了新闻式的报道。在许多情况下,作者提到文化名人,只是为了印证他有关一般人的普遍结论。五处提及托尔斯泰的地方,其实随便找个同时代人都能印证,没有一处是非提托尔斯泰不可的。这可真是把“普通人的历史”写得出神入化,以至原本极不普通的人也只配作为可替换的普通人、一个信手拈来的例子、乃至一个统计数字而出现了。
这一本比前两本好多了,逻辑条理清晰,不过写的太杂了,算是18-19世纪的世纪大杂烩,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宗教自然性别社会…全都有,而且有些感觉作者是为了显得全面写而写的!其他都不错分析到位,足够吸引人…
一本很棒的历史书,从生活方式到生产方式,从革命到镇压,一点点地把历史剥开展现在你的面前。细节内容和故事非常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