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张力与限界的封面

张力与限界

黄道炫

出版时间

2011-10-31

ISBN

9787509727447

评分

★★★★★

标签

历史

书籍介绍

中央苏区史,在中共党史中是一段“别样的经历”。中共在1927年国共分裂后,几乎是白手起家开始武装反抗,神话般的故事到1930年代中期暂时画下了一个逗号,1934年中共遭遇的挫折,以博古等为首的中共中央不甚成功的领导固然不能辞其咎,但这些被历史推上中心舞台的年轻人,其实本身也是历史的祭品。

目录
引子 历史的弹性
一 中央苏区的炼成
1. 中央苏区的成长
2. 新形势与新任务
3. 从毛泽东眼中走进苏区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本书最能冲击我既有认识的,是从战争本身去了解1933至1934年的历史。关于“两个拳头打人”、“御敌于国门之外”、“短促突击”、“堡垒对堡垒的节节抵抗”,既有的说法几乎都是偏颇的。
政治史和社会史结合之作。所以我看得挺快,打仗的第七部分就飘过了。惜行文评价多而分析稍欠,评分高可能是因为个别资料内容尺度大。虽持论相对公允,总不免有偏向,从“失陷”“用心既狠且辣”等语都看得出来。当然这本来就很难免,杨奎松说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用”蜕化“就带有价值判断色彩了,杨还说自己也免不了”正统观“影响,听到海外学者挖苦讥讽GCD总有点不舒服。尽管书中常在文末费笔墨为苏区的黑暗面作了没太大必要的护短,但亦可以视为对前人同情的理解。另外,第292、295页有段落完全重复,此为疏忽处
革命真的好难。
可与高教授红日前半对读。溯源追始,侧重不同。本书KMT方面史料运用不少,呈现较为全面地推进论说之势。毛爹式政党模式移植颇为不易,在狭小天地间斡乾倒坤,奇迹非常。资源动员(汲取)、社会改造乃至肃反(扩大化)诸般措施有大作用又有极强后遗症,后来共党的情况实在是一以贯之。
非常值得一读。对革命史神话做历史的解读,平和中正之作。把革命的理念与实践,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完全呈现出来了。
不到五百页的一本书,竟然差不多读了一个星期,全面解析了中央苏区的成功历程、对社会的改造和南京政府的全力以赴,以及苏区最后的失败,作者极为细致,有时候看着都觉得有些繁琐,看得出作者的扎实与认真,致敬!但是文笔确实有待提高,读起来有点涩,有点小累。
黄老师文笔细腻,简直就是历史写作范本。穿越时空的历史关怀也让人久久难忘,果断由路转粉
期待再读
破除了各种僵化的想象,革命不是靠制造几个精神然后自我感动就完成的。也说明不是某几位共产国际和教条主义领导人导致了苏区危机,而是形势下所迫不得不产生,也是由于自然地理以及经济条件产生必然的危机。 具体历史语境的革命受到其环境的制约,其是改变人自身命运的利器,但不是包治百病的仙丹。革命是非常态以打破现存规则为代价,但规则本身也是社会重要的基础:所以革命显示其张力的时候也有其界限。到今天,这些历史的界限依旧有指导意义(依旧存在),例如年轻的革命者面对了各种如官僚主义,柴米油盐的革命,地方宗族与习俗,现实形势的突变,来自共产国际的压力限制了革命的张力。虽然强烈的组织性一次次在试图冲击着旧的规则,但是这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科学而漫长的准备。只有经过长时间的准备与积累,界限的可能性才发生着位移。
内外交迫下的竭泽而渔。感觉作者已经努力去做到“持正”了,但大段直接引用的原始材料还是能说明很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