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自我分裂与自我整合的封面

自我分裂与自我整合

叶锦成 等

出版时间

2013-11-01

ISBN

9787509745205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以香港理工大学叶锦成教授的理论框架为依据,逐一分析不同类型的精神分裂个案,包括成年男性、成年女性、老年、青少年精神分裂的个案,也包括弱智精神分裂的个案,以及情感的精神分裂个案;反映了社工通过长期的理论和实务操练,使精神分裂案主逐渐复原,获得人性化的关怀、理解、沟通和接纳,完成了自我整合。 叶锦成,现任香港理工大学教授,博士指导老师,2005年被香港理工大学颁赠全校最优教学奖。叶教授在国际权威的精神病学、社会工作学的学术期刊发表超过80篇论文,也是24本国际学术期刊编委及评审,更出版多本有关社会工作及精神健康的国际著作。叶教授现任多间海外及香港社会服务机构的专业顾问,也带领内地机构,大学和医院在广州、深圳、昆明、宁波、温州、厦门提供多项临床精神康复服务。叶教授曾为云南大学和厦门大学荣誉教授。
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序五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非常好的书
人格最终需要整合。
建议精读理论部分和第十二章
简略浏览了一下,感觉其中讲精神分裂的模型十分有趣,借用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描述了整个分裂过程如何发生,个别案例也带来一些启发。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一个过程,但往往只有当过程走到质变点的时候,人们才会去关注,这其实是一种思维上的盲区。总体来讲,不管个案的情况如何独特、如何复杂,处理的手法归根到底就是两个维度:提供支持性环境让人呈现自己,提供关怀性环境让人形成连接。前者是力量维度,可粗略理解成职业,后者是关系维度,可粗略理解成家庭、社会,二者不可偏废。
看完只覺得擔憂,老年人的照護,精神病人的治療,嬰幼兒的託管,青少年的保護與培育,全都是容易被忽視(被忽視的結果又通常導致需要女性承擔無受薪的照料工作),又尤其耗費成本才能做好的事情,不過我們的社會,在普通的場景下,連普通的醫生都不知道要尊重,真不敢想象這些看得見看不見的地方,以後越來越少人考慮從事以後,這個世界會變成怎樣。
隐/阴性症状(Negative Symptoms),包括精神病患者和康复者的自我退行(Self Regression)、对现实和外在世界的疏离和封闭。无论是情感迟缓、语意不清、行事迷惘,还是失去快乐动力等都代表案主极端自我退行倾向。……被物化和被完全忽略(Petrification)是指个体被外界客体,特别是一些重要的客体(Significant Others)所忽略、歧视,甚至当其完全不存在。为了自我保护,个体慢慢就会将客体也当作不存在,也就是与其被其他人隔离(Isolated by Others),倒不如自己隔离自己,慢慢脱离现实世界,将自己锁在封闭的自己的世界中。这种被隔离、被孤立,或者是无奈的自我隔离和孤立都会令案主感觉莫名的恐惧,觉得自己好像被“石化”一样(Liang,1960)。
有趣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