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性别与战争的封面

性别与战争

陈雁

出版时间

2014-04-30

ISBN

9787509751299

评分

★★★★★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筑长城”:从《孟姜女》到雀战
第三章 《女声》(1932)、女声(1942)、《女声》1945
第四章 职业女性的困境:由上海邮政局不招女性职员和拒用已婚女职员谈起
第五章 “灰钿”之争:张爱玲与平襟亚的性别之战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总结一下几个关键词:鲁迅和许广平及杨荫榆和苏雪林的矛盾。抗战夫人。男女性别对国家历史的不同记忆。战时上海邮政局女工的困难,性别比例,工资,晋升。男性对于旦角的厌恶及梅兰芳蓄须明志。张爱玲与平襟亚的矛盾。麻将的历史。孟姜女的版本演变。战时女性丝袜紧缺。最最重要的一句:模范女战士对于维护男性统治这一传统的延续。
资料阅读。
作者花了很多心思到处搜集材料,但是读完还是没有觉得“性别”这个工具怎么让战争史与众不同了,只是理论很时髦罢了。
抗战时期上海女性生命史。长于叙述,文笔好。总体是民族主义-女性主义对抗的框架,对女性主义理论的深入不多。口述史要写出好的论述还是难...
水货论文,不知所云
对鲁迅先生又有了新的认识。 女性想要获得解放,必须有受教育、就业和参与敏感词的权利。
愿意给陈雁老师的新书五颗星,也是感谢陈雁老师让我感受到一位女学者的诚挚与温柔~
是很有趣的话题,比如麻将、抗战夫人、拒用女工等,关注到抗战时期性别问题的特定话题,也能窥见女性在其中地位确有提升,然而仍然遭遇整个男权社会的压迫,许多荒谬可笑的观念在今天依然被某些国人视为正统与常态。本书看似是论文式的故事合集,但是难以突破社会史口味单调的困境:在论证张爱玲灰钿一文比较了稿费与物价,使比对更加深刻,但过多拉扯增长篇幅,阅读反而如坐针毡,难以获得一个深入、有趣的结论,材料收集功夫扎实,但是不认为如他人所说,本书仅是一个材料合集,尤其是关于梅兰芳、英茵的个人形象如何与社会舆论互动再造,引人启发。但是姑侄、女汉奸有凑数嫌疑,后半部分略读。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