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巴黎和会与北京政府的内外博弈的封面

巴黎和会与北京政府的内外博弈

邓野

出版时间

2014-09-01

ISBN

9787509763681

评分

★★★★★

标签

历史

书籍介绍

巴黎和会就其本身而论,只是一个纯粹的外交意义上的国际会议。但是,外交是内政的继续,在南北分裂、派系林立的特定条件下,外交不可避免地卷入政争……

一时间,国内政潮陡起:当年理直气壮地抵制对德宣战的广东非常国会,如今,又同样是理直气壮地要求向巴黎派遣自己的外交代表,争享战胜国的荣耀。不久之前,康有为还是张勋复辟的主谋,公然推翻民国,现在却反过来,以民国的名义,大义凛然地斥责政府专制。更为有趣的是,国会与国务院形同冤家,为转嫁对德和约的责任,彼此暗算,相互推卸,国会的不合作,屡屡把国务院置于难堪与孤立的地位……

章宗祥、陆宗舆、曹汝霖“卖国”竟有难言之隐?

一战后,段祺瑞怎样从众望所归沦为众矢之的?

当民众舆论绑架外交决策时,会出现怎样意想不到的后果?

为什么理直气壮地抵制对德宣战的广东非常国会,到后来却更理直气壮地要求向巴黎派遣自己的外交代表?

为什么说五四学潮并不是一个纯粹的下层学运?

从军事领袖到政治领袖,吴佩孚怎样实现了华丽转身?

巴黎和会紧要决策时刻,为何外交总长陆徵祥擅离职守出走瑞士?

为什么张勋复辟时主张公然推翻民国的康有为,五四时却以民国名义,大义凛然地斥责政府专制?

一个警察总监,为何竟能架空国务总理?

…………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欧战与中国政局的演变
中国对德奥宣战
国会问题与南北战争
安福国会的成立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写法不喜,像是授课大纲和笔记结合。值得关注的点:1)五四的意义是如何在之后几年被建构的;2)新旧官僚的不同行为模式;3)研究系动员能力惊人。
本书帮我理清了很多1918—1919年国内外政治错综复杂的事件,很赞!
文笔实在太好,可以在三天内悬着一颗读小说的心读完。1919年的中国见证了国内外两大和会的破裂,整个社会的心态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高中时候不明白五四为什么能够做现代史的开端,从邓野这本书来看,涵盖了五四的1919确实见证了一种重要的历史拐点。推诿、扯皮、明枪暗箭,这些事情原来一直纠缠着巴黎和会的台前幕后。现在再来看,除了安福系几个头目之外,大概没有谁能称得上什么坏人,而每个人都是一身的无奈和委屈,尤其陆徵祥这个外交部长真是内外焦灼。还是比较庆幸吧,这些充满无奈的人物,牵强地还是把这一幕历史剧演完了。
很不错,南北各派系挂着爱国的旗号互相攻击扯皮。南方攻击北方压制学生运动不爱国,在自己辖区却严禁学生运动。徐世昌等在限期最后阶段对外表态发了不予签名的命令,但在当时条件下,电文传到外交使团必是最后签字限期后了,顾依照自我判断最终决定不签名,不签名是否得益有利国家最终决定是由美国人内部政局决定。都是捣浆糊的政治斗争专家
四月上半月我一本书都没读完,踏入下半月之后,十二天我居然读完了五本书,居然还超额完成了每月度的读书计划!PS:看完此书之后,我对作者肃然起敬,同时身为广东人,对广东军政府所作所为感到羞耻。
论述的过程很有意思,但隔几天读就会忘掉前面的再开始读情节。
史见一流,扣一星文笔和史料堆砌,邓老师文章都这样
不似传统历史著作,较少征引,反过来可读性强,调理清晰。
邓野先生写书真是贴心,看不懂的史实材料会在罗列之后重新解释,每一章节都会捋清线索,进行小结,对我这种经常忘记前面内容的读者真的很善意了!
大致看过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