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权力的生成的封面

权力的生成

夏循祥

出版时间

2017-02-01

ISBN

9787509798300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中国人类学学界里,这是第一部建立在长时间田野作业基础上的有关香港社会的著作。全书用“权力的生成”这一理论框架组织民族志材料的叙述,系统地阐述了无权者之权力的前提和原则,无权者之权力生长的机遇与限制,权力生长的社会戏剧、组织机制、网络机制和有效的行动机制和途径,以及其与无须暴力的国家权力形成的“对抗性合作”这一政治生态。 夏循祥,现为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人类学系讲师、师资博士后。2010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获授人类学博士学位。2011年获授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兴趣有政治人类学(社会学)、香港研究、城市研究(urban studies)、文化研究等。
目录
序言一 凝视世界的意志与学术行动
序言二
导言 理论的提出与研究资料的获取
第一节 文献回顾与概念框架
第二节 研究地点、方法及资料的获取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结构和细节都很漂亮。
一个疑问,根据权力的生成四个途径,在内地类似事件中实现无权者之权力生成的概率有多少?
那天陪晓玲去找kcoffee,说是日本很好的一家,开在利东街也就是之前的喜帖街。出了湾仔地铁站先看到了三联书店,我想上去找找须兰的书,未果,倒是发现这本。于是直接拿走。回家后才发现,这本田野调查的书恰好写了好多湾仔及利东街和曾经社运故事。真是令人感动,生活中充满如此多的小神迹
难得大陆出版的研究香港社运的书,关于无权者之权力如何生成,可是当文明而有创意的抗争方式失效的时候,更多的人只会走向暴力。
就这还好意思说是"海外民族志",像个调查报告。故事讲的不好,理论用的也不溜。#鸡肋#
以喜帖街为例 阐述香港民运和民间组织如何获得操纵社会的权力 1/香港普通人不重视政治 是因为不被政治重视 精英集体垄断政治 2/街区文化在房地产绑架和精英化城市运营思维下消失/对比之下,类似的还有北京 3/在一个试图维稳的政治体系下 民运有更大的,获得反抗权力的可能 ps 读这类书真的感觉生有涯而知无涯
从多种理论视角全面分析权力生长的过程,俨然社会运动教科书。重建相关看了《大同》,读了《新时期农村权力结构演变》和《权力的生成》,比较着看很有意思。 可能是有十万字田野调查报告因篇幅所限被删掉了的原因,关于权力互动的内容比较少。
每个部分都做得很好,可惜合不起来
就理论洞见和民族志写作而言个人觉得只有三星的水平,经验材料的使用和章节还有更好的可能。但站在今天看那时的香港社运,给了此书更深的意义。
2011 road to social movements...得益于行动组自身丰富的articulation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