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种瓜得豆的封面

种瓜得豆

张仲民

出版时间

2016-11-21

ISBN

9787509798768

评分

★★★★★

标签

近代史

书籍介绍

本书重点关注了清末民初中国的阅读文化(reading cultures)建构及与之相关的“接受政治”(reception politics)问题,以及来自欧美与日本的新知识在中国如何再生产的问题,如启蒙、新的性道德与生育理念,一些与西方现代性密切联系的关键概念像黑格尔、古滕堡、世界语等,是如何被“舍旧谋新”的大众传媒与知识精英在引介中具体化、在地化乃至符号化的,又是如何被清末民初的读者阅读和使用的,这些读者又如何对此加以接受转化,最终又产生了何种派生意义与社会效果。

目录
序【王汎森】
致 谢
引 言
第一章 清季启蒙人士改造大众阅读文化的论述与实践
一 前现代中国阅读文化管窥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以清末民初的中国阅读文化为关注对象,考察知识分子对大众文化的现代性改造,以及以黑格尔、古腾堡、世界语的西方现代性话语,在中国的引介、改造与接受史。作者在进行具体史料的组织、考察和分析过程中,始终围绕知识精英的启蒙意识与普通读者的传统文化路径依赖之间的互动与张力这一线索展开。由于这种新的视角和方法论的引入,原本已经近乎平常的各种史料,也被赋予了新的阐释与意义建构。
胜在视角方法。接受史个案与地方知识人
“阅读文化”与“接受政治”是重点。“阅读”不止限于文本阅读,尤其是在一定社会识字率下,戏剧是影响下层民众“阅读”的更有效手段。但从书籍(阅读材料)传播的角度看,不应将创作者赋予的旨趣与意义视之过高,而应体会到时人为其所吸引的具体、真实原因。“黑格尔”的一章指出西学在地化过程中被作为思想素材重新诠释和使用;“古藤堡”一章清晰梳理了关于印刷史的三种叙事,作者敏锐地捕捉到不同叙事背后的现代化关怀与民族主义立场。世界语一章很有意思,尤其是关于刘师培、章太炎、钱玄同等人交游和关系的变化的部分的叙述。第五章以舒新城为个案,研究作为中介的地方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向下参与和向上流动。结语以指出新学传播带来的旧学巩固现象,对“接受政治”有所升华。全书意在揭示西学传播的不系统性,未多结合制度性问题进行探讨。
视角和方法论的意义大于实质内容,瓜子也不见豆子也不见
看了引言,以为作者能解决某些我的疑问,但是每章看下来,觉得史料不少,论述却不多。不算能满足我阅读期待的书。
种瓜得豆,以阅读文化为切入点,从接受政治的一面,讲述了启蒙者的困境。启蒙者逐新的呼吁,与传统惯性的拉扯,形成一种徒有其表的逐新潮流,旧在新的名义下巩固与发展。所以现实的状况与启蒙想象的距离比预想的还要远,哪怕五四后就说民主科学深入人心,哪怕已经过去100多年。
选材视角非常棒
古腾堡(历史叙述/认知模式的去经典化)、世界语、舒新城(在地化)三篇较好,体现走出王罗范式的努力和现实关怀,是写作可借鉴的对象(如何构建自身研究意义的多种层次)。阅读史个案要做得好,对读者现存私密性文献(日记、信札、作品手稿等)的量和质要求较高,结合彼时公开发表的报刊杂志和后人整理的年谱、回忆录、文集,以及有关人际网络的言行材料等,勾勒并解释思想转变的内外理路。报纸、杂志、辞典、学案、书目提要、教科书等固然重要,且搜集起来,颇费心力(有学者感叹作者此种本事“令人发指”,一些被认为题无剩义的人物和事件议题,从报刊杂志着手,仍有不少史料发掘空间,多数人或不愿下这个苦工夫),但毕竟有材料性质上的限制,容易变成对例证的归类、罗列(前两章),削弱对所提问题的解释力(社会史应在结构、机制层面有所作为)。
非常多的史料~阅读史、接受政治
清末文人对西方文化宣传产生的影响。比起阅读习惯我更偏向于本书讲的是思想变化,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知识分子积极向大众推广文化,并没有维护清的统治而是搞垮了它,种瓜得豆也是民众选择推翻了腐朽选择了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