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经典电影理论导论的封面

经典电影理论导论

[美]达德利·安德鲁

出版时间

2013-10-01

ISBN

9787510048807

评分

★★★★★

标签

艺术

书籍介绍

◎美国电影理论家、耶鲁大学电影中心创建者达德利·安德鲁经典力作

◎自1983年台湾出版陈国富先生翻译的中文繁体版以来,首次发行中文简体版

◎清晰透彻地挖掘经典时期主要电影理论的传统与核心

◎让不同阵营的理论家在同一问题上辩论

◎找到各派理论的逻辑体系及其所用方法的独特性

本书是美国著名电影理论家达德利·安德鲁的经典著作,清晰透彻地挖掘了经典时期主要电影理论的传统与核心。

全书以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为分节依据,从素材、方法和技巧、形式和外观、目的和价值四个维度出发,找到各派理论的逻辑体系及其所用方法的独特性,将形式主义与写实主义相对照,并结合了现代法国电影理论,对明斯特伯格、爱因汉姆、爱森斯坦等重要电影理论家的观点及其背后涉及的心理学、哲学等思想根基作了详实的溯源与说明,揭示出其中的严密、坚实或矛盾、偏狭之处,进而“让不同阵营的理论家在同一问题上辩论”,以使读者更轻松有效地阅读电影理论的名家名作,从中得到启发与鼓励,重新思考经典电影理论之于当下的价值与意义。

这本电影理论史丰富了我们的理论研究。既是许多重要的信息来源,也为以后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参照。

——《电影研究季刊》

本书必定会引起读者对当代法国电影理论如米特里、麦茨、艾弗尔和阿杰尔的兴趣。

——《电影批评》

安德鲁的著作是最早涵盖众多电影理论家的英文参考书。

——《视与听》

美国学者达德利·安德鲁的这本书,自1976年问世以来被译成多种文字并且一版再版,国内学者曾译为《主要电影理论导论》,从今天的角度看,可以说是对经典电影理论的经典评介。

——单万里,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达德利·安德鲁(J. Dudley Andrew),美国著名电影理论家,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委员,耶鲁大学电影中心创建者,谢尔顿·罗斯荣誉教授。获法国文化部授予的法国文化艺术勋章、美国电影与传媒研究会授予的“杰出终生事业成就奖”,著有《主要电影理论》(The Major Film Theories)、《电影理论概论》(Concepts of Film Theory)、《巴赞传》(André Bazin)、《悔恨的迷雾:法国古典电影的文化和敏感性》(Mists of Regret: Culture and Sensibility in Classic French Film)等15本著作,最新力作为《电影是什么!》(What Cinema Is!)、《打开巴赞》(Opening Bazin)。

李伟峰,湖南人,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就...

(展开全部)

目录
致中国读者
自序
前言
第一部分 形式主义传统理论
•第一章 于果·明斯特伯格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身为一个在也算在这个领域摸爬滚打过的人,我仍然觉得自己遇见这本书太晚。这一类书是帮助你建立坐标和体系的,我们已经习惯了在电影史的体系中定位个别电影,对于电影理论则还缺乏类似的体系建构。平时的智识还不足以让我自己就找出理论之间的联系与对抗,更别说理论背后更深层次的其他学科渊源。原著是需要的,但是从一开始就一头扎入原著也许是不明智的。见木不见林是很痛苦的状态,你需要类似的作品来帮助打通任督二脉。。。
电影理论的目标是对电影性能提出系统的看法
泾渭分明,具有古典结构的优美和严谨;以形式主义&写实主义为经,以亚里士多德“四因说”素材、方法和技巧、形式和外观、目的和价值为纬,全面而精简地概述了各流派的观点和态度,考据心理学、哲学、美学,学识丰富,功底扎实;尤其喜欢巴赞一章,深为赞同,作者不愧是巴赞深粉!虽无定论,从我自身观影经历和口味来说,显然要站在现实主义阵营了。
成书时作者似乎未能接触到《巴赞论卓别林》,颇为遗憾。
表意的改造还是自足的生命力,诗意地栖居还是理念地复现,读完却只想引用黄前久美子的名言:「うまくなりたい!うまくなりたい!うまくなりたい……」
电影理论研究方面一本好书。
很系统,需要反反复复去研读
电影理论并非纸上谈兵,有总结性也有预见性,要给新生艺术-电影机会,更要给电影理论机会,总有一天它会像其他艺术形式理论一样大放异彩。
作为导论真的十分好,但也很迫切地从其中感受到自己在这个领域里踏足的深浅,还是要认真去读更多第一手资料然后了解更多文艺理论和背景才行。
我爱电影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