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五四运动史的封面

五四运动史

[美]周策纵

出版时间

2016-02-29

ISBN

9787510078699

评分

★★★★★

标签

近代史

书籍介绍

史家巨擘弃政从学的心血之作

西方学界最权威的五四研究

青年知识分子凭借一己情怀与抱负

身陷救亡与启蒙的纠缠

自由、民主、科学之风

使旧制度、旧伦理、旧文化摇摇欲坠

知识界的震荡

唤醒了古老的沉睡国度

中国作为民族国家的外交失败

却赢得了公众与社会的新生

...................

※编辑推荐※

本书是研究五四运动、了解近代中国,难以逾越的一部经典著作,避免了宽泛的宏大叙述,而是着眼回归事件现场,考证每一个细节,苦心孤诣还原历史真实。本书研究“五四”而不仅仅停留在“五四”运动本身,作者还挖掘了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影响。

...................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周策纵先生的代表作。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集中细致地描述了五四运动的成因、社会支持力量和发展经过,厘清了由学生发动的“五四”事件如何一步步扩展为一场全国性的政治爱国运动;下编剖析了五四运动对政治、社会、文学和思想领域的影响,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以及当时的各种社会政治思潮。作者引用的资料翔实,论证客观,对新式知识分子的社会功能和历史命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本书呈现了一幅完整的“五四”历史图景。

...................

※媒体推荐※

这是一本材料翔实、内容丰富的卓越著作,任何一位研究现代中国的读者不可缺少的指导性参考书。

——美国《东方学会学报》

目录
出版前言
中文版自序 诗人疾之不能默,丘疾之不能伏
繁体再版自序 认知·评估·再充
英文初版自序
第一章 导言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忠实记述这场运动对任何专制主义来说,都将成为一个威胁。”
一本能永远站得住的经典。我读这本书读得很悲凉。万千人物,虽然相会于五四,但历史会让他们走上完全不同甚至相互敌对的道路。蔡元培、傅斯年、刘仁静、张国焘、毛泽东、段锡朋,他们到晚年会如何回想起自己的五四时光呢。历史中的大事,会让不同的人走到一起。只有相同的人走到一起,永远成不了大事。
一个“史”字未必就不是八卦。四十来岁的书生,动辄谈自己和谁有鸡毛蒜皮的历史联系,或者列出名人与自己的瓜葛,要么自称中学时代写了上千首旧诗,这些倒也不是问题,问题是会写几个“回”字的#小农小资#酸腐儒生相下,哪个不是吃人立牌坊的嘴角流血。#假洋鬼子#而已。
五四运动实质是为后王立法。百王之中无一可为后王法者,故群众运动为王,民主科学为法。援西入中,五四运动的意义怎么高估都不为过。新文化运动,要在以文化之,影响至今的是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军政建制。
更喜欢上编,对于事件的来龙去脉、各种因素的梳理非常清晰。下编或许因为大多都成了经典论断,读到过太多次而有点太“顺溜”了。基础性的读物。
“诗人疾之不能默,丘疾之不能伏”
传世经典,看了大量的期刊,还有当事人的回忆(胡适如此说,罗家伦如此说……)光凭这些就足以让这书(特别是上编)成为必读书了。特别好的地方在于从各个角度分析一场运动,看到了时间上的符合,看到了运动中各方势力松散的联盟,像后来的五四神话中被遮蔽的研究系和国民党其实也很重要。写法也值得学习,准确能力惊人。相较之下,下篇比较蜻蜓点水一些。但开启的问题多多,如概念史、词汇史、阐释史等都可作文章(应该也有人做了)
五四运动面临着西方主导下的政治格局中的后发国家思想运动的基本问题——国家政治、社会转型中“破”与“立”的问题。但一场思想运动如果只是浮在社会的上、表层面,却不能引发实践、直接造成有意义且无可辩驳的成果,那么它就会更像是该时期知识分子间的一场令人眼花缭乱的争吵。五四运动的定性争论,实际上就证明了五四运动本身根基的虚弱。
@2019-10-06 21:4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