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节节最爱声光电的封面

节节最爱声光电

石一枫

出版时间

2010-12-31

ISBN

9787510414848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歌剧团大院出生的节节伴随着声、光、电长大,她从小就向往五彩缤纷的生活,她美丽活泼、生机勃勃、心高气傲,与妈妈斗智斗勇,对爸爸不屑一顾,让男生神魂颠倒……

节节的爸爸是歌剧团的拉幕工人,跟随改革开放的大潮下海做了服装倒爷;节节的妈妈却怀抱艺术家的梦想,几十年如一日地跳舞练功。父母志趣不合,三口之家分崩离析,剩下母女二人相依为命,绵延数年的母女对峙也由此展开。邻居许胜利是个不折不扣的酒鬼,许洋千里寻父来到北京,从此成为节节的跟屁虫……

上了大学的节节与高干子弟李冬林谈起了恋爱,深受打击的许洋负气出走;大学毕业的节节遇到了海龟精英赵何,二人一见钟情,节节过上了梦寐以求的绚烂生活,谁知赵何早已为人夫,节节不知不觉中做了人人鄙夷的“小三”……

时光荏苒,奔三的节节终于发现,独立、自尊、自强的妈妈才是自己的现实依靠和精神支撑,她抛弃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开始学着承担责任、自力更生,渐渐蜕变为一个优雅成熟的女人……

爱声光电,爱妈妈,爱奔跑,爱漂亮。不爱装蒜,不爱委屈自己更不爱委屈别人。容易被人爱上,不容易爱上别人,爱上了也只能认了。她是节节。

石一枫:

1979年生于北京,在出示身份证的情况下,没法冒充80后。太老了。

1998年进入北京大学,没混成主流知识分子。太懒了。

1996年开始写作,没参加过任何与文学有关的行会。太没眼力价儿了。

2005年起从事文学编辑工作,没赶上揣本油印刊物就能骗吃骗睡的好时候。太迟了。

改革的同龄人,没改革过别人,尽被别人改革了。太省心了。

作品散见国内期刊,也有单行本。太少了。

对于翻开这本书的朋友,您太给面儿了。

目录
自序 无比纯洁的意淫之作
第一章 一家人
伴随着声、光、电出生的节节是个80后独生女,她喝着牛奶,啃着苹果,怀着好奇,带着欣喜,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茁壮成长。节节的爸爸是个普通的剧团拉幕工,妈妈则是个一心追求艺术理想的舞蹈演员,随着爸爸下海成了倒卖服装的个体户,夫妻俩渐行渐远,原本其乐融融的三口之家逐渐土崩瓦解。
第二章 两个人
父母离婚后,节节与妈妈相依为命。然而,争强好胜、青春叛逆的节节与心高气傲、风韵犹存的妈妈却又开始了长年累月的争斗:攀比、争吵、怄气、逃跑、妥协、和解……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老男人的目光去观察描摹妙龄少女,是洛丽塔。老男人的心态去主观带入妙龄少女,就是孤儿怨了。
生活之一
爱情那部分我完全没有感觉,但母女之情,让我无限想念我的家……
离我不远的80年代,瞅见节节和她妈妈身上有我的影子,疼痛而恐慌……成长啊成长,可以再慢点么????
为什么大哥的每本小说下边都有“京味”标签。 作为一个北京人,我几乎不关注他“京味”不“京味”,“京味”是听的不是读的,在文学作品这种艺术化语言里感受地道“京味儿”就更难了,知乎上到还有可能。 难道提出“京味”的那些非北京方言者是全程用自己的家乡话脑补北京话读吗,那我要是用粤语读岂不是“粤味儿”了。 这本书情节其实还说不错的。 不再是之前一味地写“顽主”,而是写一个女孩在成长中的亲情、爱情与友情。 也算是青春题材的嘛,比《小时代》强太多,作者之前写女孩主角的作品好像没有(有也是和男顽主在一块),初次写出这样的作品还是很值得肯定的。 书的名字取得不好,再版之后的新名字也不太行,体现不出这本书的精华。 没太理解“声光电”,叫“斗争史”又略土气,我全程想起的都是秦文君那本《一个女孩的心灵史》。
注意自序。
作者文笔真的很喜欢 构思也还挺好 分两次读完的 有点很明显的赶稿的不连贯和敷衍感🥺但是里面有我的年度最爱金桔
其实两版书名感觉都不太贴切,声光电反复被点及,但这词往往被认为指代现代都市生活吧,节节爱的不是这个;两个美丽细腻而因母女身份牵绊的女人的关系,斗争这词又显得糙了些。不过局部细节、心理描写倒出人意料得贴切、又相对克制节敛,又不会因男性口吻太过自得而滔滔不绝。我更愿意称这样的小说为“成长小说”。
我寻思着要翻拍的话这俩名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