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学术与政治之间的封面

学术与政治之间

徐复观 著

出版时间

2014-02-28

ISBN

9787510825552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为新儒学代表人物徐复观先生全集之一种。《学术与政治之间》收录了徐复观赴台前后的时事评论和学术随笔,这段时期是徐复观从政治到学术转变的时期,他把从政的体验逐渐转化为对中国文化前途的体验,把这些深切的关怀倾泻在字里行间,所以他把这类文字定名为“学术与政治之间”。徐复观早年文笔辛辣,本书中的很多文章在当时都引起很大的反响、很多的争议,《我所了解的蒋总统的一面》,还曾引起了蒋介石的重视。值得一提的是,全集版《学术与政治之间》尽量还原了徐复观手订时的原貌,很多文章在大陆都还是第一次出版。

徐复观先生,原名秉常,字佛观,后由业师熊十力改名“复观”,取义《老子》“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徐先生一九〇四年二月十八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家世清贫,八岁发蒙读书,幼而徇齐,长而敦敏。一九二六年参加国民革命军第七军,两年后东渡日本留学,九一八事变后,因发动抗日示威而被捕系狱,遭革除学籍。回国后投身军旅,在抗日战争期间,曾先后参与指挥娘子关战役、武汉保卫战。一九四三年,受命以军令部联络参谋名义,派驻延安,与毛泽东等中共高层有所来往,六个月后回渝,调至参谋总长办公室。一九四九年五月迁台,后去在香港创办《民主评论》半月刊,并于一九五二年担任台中省立农学院(现中兴大学)兼任教授。三年后,获东海大学聘为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一九五七年被国民党开除党籍,理由是“反蒋”、“亲共”。一九六九年六月,因与梁容若之争,被迫退休。旋即移居香港,任新亚书院、新亚研究所教授,另...

(展开全部)

目录
甲集自序
甲集再版序
乙集自序
港版合订本自序
新版自序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记得有评论坂本龙马说,民族主义再运用一点想象力未尝不是通往现代化的一条路。徐复观无疑展现了这在中国的可能性。
“对于无涯的知识,每个人都是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对于无穷的人生境界每个人都可以当下自足,但同时也会感到仰之弥高。自己所没有研究到的知识,应谦虚地予以保留;自己所没有达到的人生境界,应虔诚地加以尊敬。我觉得这是作为一个学人所必须具备的良心,也是“道并行而不相悖”的思想自由的基础。 自己所不知道的知识,便要独断地加以打倒;自己所未达到的人生境界,便要武断地加以踏平;每个人觉得自己就是知识世界的全体,自己就是人格世界的全体。像这种精神中的各个极权王国,若不设法把它敞开,则人类的文化、个人的生命都将感受到窒息,而失掉谈文化、讲思想的真正意义。”
抽读了部分篇章。待以后细读。先标一个。
杀出一条血路 读的无删减
既发扬文化自信,又坚持普世价值,这是应走的路,也是难走的路。
老一代。。。收益颇多,一无所获
经典。
有过真正政治生活的人谈政治是不一样。
“政治是一种权力的运用,凡是得到政治权力的个人或团体,总常希望他的政治主张,他的政治势力,成为国家的常数常道,由一世传至万万世。但是,不论任何好的政治主张,任何好的政治团体,不仅是相对性的存在,而且也是主观性的存在。既是相对性的存在,便不能排斥其他的政治主张。既是主观性的存在,则其本身即缺乏普遍性,即没有可能成为不变的常数或者常道。民主政治之所以能抽象为政治形式而发挥其普遍性,正因其可以不粘着于某一主张,某一集团,而成为一客观的存在。”(《中国政治问题的两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