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人间食粮的封面

人间食粮

[法] 安德烈·纪德

出版时间

2017-01-01

ISBN

9787510846441

评分

★★★★★
书籍介绍
《人间食粮》是纪德的《人间食粮》(1897)与《新食粮》(1935)两部散文作品的合辑,被誉为“不安的一代人的《圣经》”,是与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不分伯仲的福音书。 人间食粮,象征着人类在大地上谋取幸福的精神食粮。《人间食粮》问世之初,曾被曲解为是一部对欲望和本能的赞美之书,是宣泄青春激情和沉醉于享乐的文字盛宴。事实上,纪德是在通过讴歌人的自由与解放,提倡应当主宰理念,摒弃一切道德的、家庭的、社会的约束,认识自我和世界,成为独立的个体,去拥抱世间万物。《新食粮》则是在纪德游历赤道非洲和意大利,愤然揭发殖民主义者的罪行,多次参与反法西斯活动后,思想更加成熟,转向睿智与和谐后问世的作品。他发出“不要再崇拜偶像了!”的呐喊,呼吁发掘并凭借人类自身的独立精神,破除偶像崇拜,真求真理,实现自由和幸福。 安德烈·纪德André Gide(1869—1951),生于巴黎富有资产阶级家庭,10岁丧父,由母亲抚养并给予清教徒式的教育,酿成了他的叛逆性格。早期作品有象征主义色彩。1909年参与创办《新法兰西评论》。1925年去非洲考察,身心发生巨大变化,陆续发表《刚果之行》《从乍得归来》,抨击殖民主义。1932年参加国际反法西斯运动。主要作品有散文诗集《人间食粮》,小说《伪币制造者》《背德者》《窄门》《田园交响曲》《梵蒂冈的地窖》等。 他是时代的见证人,更是时代的创造者,其作品凭着对真理的满腔热爱,敏锐洞察宗教、家庭、爱情、性、政治等各类问题,宣扬解放与自由,以赤诚之心去直面人性中的无限可能,深远地影响了法国乃至整个现代西方文学史、思想史,成为西方同时代作家及后世作家的精神导师。 获1947年诺贝尔文学奖。 李玉民著名法语翻译家。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新中国首批留法学生,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教学之余,从事法国纯文学翻译二十余年,主要译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羊脂球》等;戏剧有《缪塞戏剧选》《加缪全集戏剧卷》……在李玉民的译作中,有半数作品是他首次向中国读者介绍的。
目录
译 序:纪德的写作状态
人间食粮
1927年版序言
引言
第一篇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看到最后一段 想起 丢掉书本上街去 春天不是读书天
赞美眼耳鼻舌身意,赞美色声香味触法。比起人间食粮,更喜欢后来1935年的《新食粮》。
我生活在妙不可言的等待中,等待随便哪种未来。
每个生灵都能赤身裸体,每种激情都能丰满充实。
“我爱物胜过爱人。”
生活中有无数种可能,书中描绘的只是其中一种。好的,看完就把书丢掉。 仅仅读到海边的沙滩有多么柔软,对我来说是不够的。我想要光着脚亲自去感受。 去感受吧,感受生命的多种形式,感受鲜活。
“这本书一旦看完就扔掉吧,然后就出行——但愿它能引发你出行的渴望,无论离开什么地方,离开你的城市、你的家庭、你的居室,乃至你的思想”
去爱而不占有
读读诗
看了几次没看进去,封控第55天的下午在窗前晒着太阳读完了,闭上眼睛听寂静的城市里鸟的声音,风的声音,叶子落下去的声音。读这样的书是一种体验,整个阅读的时间都像有了实体一样,可以被感知,被抚摸。心要静才可以,看来关了50多天,心已经很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