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中国史通论的封面

中国史通论

[日] 内藤湖南

出版时间

2017-12-31

ISBN

9787510856457

评分

★★★★★
书籍介绍

可与钱穆《国史大纲》媲美,对欧、美、日汉学研究有深远影响的史学名著一代汉学宗师、京都学派创始人内藤湖南代表作研究中国历史绕不过去的一座高峰

君抱经世之略,广学甄微,无艺不综,尤精于乙部。交游遍天下,嗜学问愈饥渴,爱友朋如性命。——罗振玉东国儒英谁地主,藤田狩野内藤虎。——陈寅恪举凡史学、文学、金石、目录、书画无不涉及,皆有所成就,而以史学为中心。其方面之广,精力之强,遑论日本,即我国近代学者中亦不数觏焉。——周一良他是个博闻强记、透彻明敏的人,他不仅专治史学,而且兼通经学、辞章、书画鉴赏,还擅长书法。——狩野直喜

本书是汉学大师内藤湖南关于中国历史的通论性著作,涵盖了从中国上古一直到晚清的时段,比较系统地体现了内藤湖南的中国史观。他把中国史划分为上古、中古(中世)、近世三个时期,介绍了每个历史阶段的重要事件与人物,并阐明其特点,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非常富有启发性。

作者简介:

内藤湖南(1866-1934),本名虎次郎。日本著名历史学家,“内藤史学”的创始人,京都学派缔造者之一,也是日本中国史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在中国学方面,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从对中国稀见古籍史料的搜求、考证、编辑、出版,到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时代划分,对中国文化发展趋势的论证,对中国近代史重大事件的分析、评论,以及在中国史学史、美术史、目录学史、敦煌学、满蒙史地等领域,也都卓有建树。在日本汉学界,内藤湖南享有“东洋史的巨擘”之美誉,他的思想和学术遗产还被列入“日本经典名著”和“日本思想家”的行列。他的主要著作被收入《内藤湖南全集》,共十四卷。

译者简介:

夏应元,1929年10月生,辽宁沈阳人。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留校任教,在周一良先生指导下从事亚洲史的教学与研究。1980年调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1988年评为研究员,曾任历史...

(展开全部)

目录
出版说明
再版前言 夏应元
编者前言 夏应元
日本内藤湖南先生在中国史学上之贡献 周一良
致中国读者 谷川道雄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此书应可代表内藤虎次郎对中国历史的一个系统性认识,其中唐宋变革论一说至今尚且影响巨大。地方传说与统一传说的观点,与顾颉刚层累造成说类似;岳飞主张正确而不符合百姓心意的说法,与吕思勉高度评价秦桧互补;谶纬是西汉后期出现的、周世宗未采纳王朴《平边策》而宋太祖却采纳、康有为窃取廖平学说,均堪称卓见。
一、20年代的史学:中国上古史,1920年出版,概括的唐宋时代观,1922年,中国近世史,也是20年代,属实叹服。与同时期,23年,吕思勉的《白话本国史》和柳诒征的《中国文化史》可做对读,是为下一阶段的事情了。也比较好奇,内藤的“文化样式”,应该是受到德国史学对于“文化”,而非英法史学“文明”的影响,可以与同时期1922年《西方的没落》对读。二、谷川在总结内藤史学的时候,经常抉择出“胡汉互动”和“贵独交替”两个脉络,并看到一种螺旋式的发展观,胡族-贵族同体,汉族-独裁唯一,是为内藤史学的核心观点。试图在中国历史中发现汉族和君主联合,走向近代的道路。概而言之,内藤史学为“文化的内在理论”,宫崎史学为“文化的交往互动”。
“上古-中古-近世”的中国史分期法早有耳闻,但确实是第一次看内藤湖南的书,两个分段点的依据是“文化中心移动说”和“唐宋变革说”。因为是给京都大学的讲课稿,整体还算通俗易懂,整本书都像是在为支撑这个分期法所做的详细阐述。但如果真的当做中国史通论来看,体例上显然是不完备的,甚至稍显混乱(书名的问题大概是编辑的锅)。不过当做专文独立来看的话,有些还是很好的,比如《清国创业时期的财政》和《清朝兴衰之关键》。
偶像。。
作者的经学功底很深厚,有些条目言论很有见地,有的已经被相关学者扩写成论文。
这本书深入浅出,有两个特点:1. 内藤湖南的语言精简准确,容易阅读;2. 如他的题记,他认为中国文化是顺理成章而自然地发展起来的,所以他的重心在力争客观地分析每一个节点转折的原因上,我觉得这是很适合非历史专业人士学习的。
讲稿有古人意
雖名為通論,實際上是內藤氏數本史論合集,除唐宋變革論外,最耳目一新的是神話層累造成說。論述意味較重,期間時有夾雜詼諧調侃。
补录 自读此始知己之浅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