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铁浆的封面

铁浆

朱西甯

出版时间

2018-10-01

ISBN

9787510860966

评分

★★★★★

标签

科学

目录
【代序】一点心迹/朱西甯
新坟
刽子手
捶帖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铁浆》是给现代文学多出了个孟昭有,好比给藤多出了个瓜,而不是又有什么新的藤。《刽子手》简直比鲁迅还好,省去几个字词就完美了。鲁迅写得大,反而散失了,不像这个竟是那样压进的。然而在鲁迅后比鲁迅好是扫兴的。《捶贴》是两个文本这样对照来写,论题是“善人”与“好人”,合不拢处让人生出史思,然“偷桑叶”的结尾似遄急了。《余烬》节奏真好,那么急的事那么又瞎又瘸地顺写下来,他的文字且有些硌,让人也快不起,他又很喜欢用一些闲笔,叫人走出故事,这一两句闲笔也是生花处。首尾两句做一个抬升,其实不抬岂非更高了。另,个别方言字或有误,如“不是人揍的”,或为“不是人做的”。《红灯笼》语言让人想起暗中的胡兰成。然后这篇颇有些不明处,不然就是做得不太周全。《锁壳门》唯一句“好人不长寿,恶人活万年”是诠释得好。
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错过的短篇小说经典之作,如今看来,超越了当时的历史政治氛围,实在是中国村镇各路人性展示的大舞台,而且也非常好看,讲愚昧讲得有力度入人心,特别是《新坟》《铁浆》两篇,讲贫穷也是有力量,有戏谑如《余烬》,也有无奈如《贼》,孩子视角几篇也蛮好看的,《锁克门》像有电影剧本气质了,央六比较土的那种。
读的时候很吃惊,讶异于作品的“时差”,很难想象这是产生于台湾六〇年代的作品。读起来很像五四时期的白话小说,甚至比那时的更好,清末民初的人物,传统的白描、叙事的戏剧性冲突,《刽子手》里吃炒人心的画面、《新坟》里的能爷,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呐喊》。阿城老师说过一句话,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朱西甯先生“哀其不幸,为其争”,或者用朱天心老师的话,“鲁迅太没有温度了”,而父亲因为信仰的缘故,多了一些温暖和宽容。而真正的悲剧,是善与善的冲突,不是善与恶的。
4.5;语言功力绝了,简洁有力中透着凌厉的狠,直接沿袭白话传统,咂有余味绕梁,细品这些白描实话里全是血、皆是泪,说是四两拨千斤亦不为过,仿似轻轻巧巧就勾勒了超时代的国民群像——这才是大家做派;的确隐有鲁迅遗风,力度与深度兼具,凝练与沉郁并存,一汪望下去深不见底的黑水,荒诞人间的沉沦,苍凉乱世的凡人余烬。 虽并无具体时空的指代,然依旧能顺利进入彼时历经洪水、兵灾、战乱、瘟疫的年代,叹一声拾人牙慧的“人心不古”,近乎原始本能的人性在贫困和愚昧中迸发得赤裸,仿佛北方寒冬里始终不灭的野草,渡了一劫复一劫,贪婪与算计、情欲与复仇都最终屈从于无常的命;每篇均各有特色,改编成影像虽有难度,大概也是很好看的。
一位老先生默默的把一副画卷徐徐打开,呈现出你没见过又似乎在你身边发生过的画面,淡淡的墨色涌满眼睛,流入心底,塞满整个身体。
让人感到震撼的坚硬和悲凉。
这种文风与主题,让我有一种上承鲁迅、下启莫言的感觉。字里行间充满了乡音土话的那种鲜活感,以娓娓道来的讲故事的口吻,向读者展现了中国人民族性里的一些潜藏于灰色地带的特质。但感觉作者又不是为了批判什么,往往故事讲完了,小说也就结束了,只留一点淡淡的悠悠不尽的悲凉气息,在这一点上倒挺像张爱玲的。很厉害的一位作家,文字与眼光都太毒,想象作者应该是从小浸润在这样一种环境与文化之中,自己又具有敏感细腻的心思天赋,否则无法想象他能写出这么一篇篇精炼有力的小说来。值得给五星。
烈风在前,黑暗在后
粗砺的环境里,人心都互相磨出了血。
飞砾走石,呼啸烈烈。每个人都在认真地活着,或卑鄙苟且,或赴死慷慨,或遗忘悄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