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偏见的本质的封面

偏见的本质

[美]戈登·奥尔波特

出版时间

2020-10-01

ISBN

9787510893506

评分

★★★★★

标签

社会学

书籍介绍

舒适圈、鄙视链、地图炮、替罪羊……打破偏见从了解偏见开始;《社会性动物》阿伦森推荐的“偏见百科全书”;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戈登•奥尔波特写就;偏见是“大脑偷懒”的常态,也是社会习俗对个人价值的侵害,消除偏见不仅要改变个人的行为态度,也要改变导致不平等的社会机构和制度;偏见研究领域的奠基性著作;社会心理学入门必读

▋编辑推荐

▶畅销六十余年的社会心理学名作,截至1979年,全球销量就已突破50万册

▶有层次地从个人心理、社会、传媒、教育、政策等各个方面对偏见的成因和形态做了分析,让读者充分理解这个现象的顽固和复杂。

▶为偏见研究这个学术领域规划了路线图,激发了此后一代代学者的研究灵感。美国心理学会(APA)的网站显示,这本书总共被引用了37676次

▶中文全本首次引进,现任哈佛大学心理学系理查•克拉克•卡波特社会伦理学讲席教授马扎林•贝纳基作序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洞察了人类经验复杂性的核心话题“偏见与歧视”,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当代社会心理学奠基人之一、人格心理学之父戈登•奥尔波特里程碑式的著作。

在本书出版之前,心理学界普遍认为“偏见”只是个别的,品德有缺陷的个体所持有的恶劣信念,只要大多数善良的好公民与这些“害群之马”划清界限,就可以把偏见的影响降到最低。而奥尔波特以雄辩的论述和大量来自实证研究的数据证明了,偏见要比人们想象得普遍很多;它是人类认知结构和社会组织形态的必然产物,而想要解决偏见造成的问题,就需要探究和改变其深层根源。

奥尔波特全面而深刻的研究揭示了“偏见”这一由来已久的问题的方方面面:它在个人身上的根源是什么,社会心理学层面的根源又在哪里;它的表现形式都有哪些;它对个体和群体又有着哪些影响,等等。奥尔波特探究了偏见与不同社会环境和社会变量之间关系的类型,并进一步提出了关于如何减少歧视和偏见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的建议。

自1954年在美国首次出版以来,《偏见的本质》就一直是这个领域奠基性的权威著作,即使是数十年后的今天,虽然关于偏见的细化研究比起当时已经有了极大的进步,但奥尔波特这本经典著作仍然不减其魅力,始终是所有社会心理学研究者的案头必读之书。

▋媒体赞誉

很可能是所有出版过的关于这个问题各个方面的研究著作中最出色的一部。

——《人格研究期刊》

一本深刻的著作……作为研究资料来源,这本书本身就堪称一个图书馆。

——《基督教先驱报》

▋名人推荐

《偏见的本质》是严谨的学术讨论和人文价值的惊人结合体……这本书影响了整整一代社会心理学家。

——埃利奥特•阿伦森,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社会性动物》作者

众所周知,《偏见的本质》是一部经典之作。它的目录为人们讨论和理解偏见这个复杂的人类问题建立了社会科学的学术取径。

——肯尼思•克拉克,纽约城市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社会改革家

这部书的目录在实质上组织了对偏见这一重要概念的学术研究。《偏见的本质》勾画出了研究的领域,确立了其中的基本类别和问题,并将其置于一个广泛的、折衷的框架中,这一框架一直到今天还在使用。

——托马斯•佩蒂格鲁,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心理学教授

当下, 新冠病毒疫情引起不少群际间关系紧张,这本书及时地给读者提供了对偏见的科学分析,是关心社会共融及世界和平的必读天书。

——康萤仪,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卓敏市场学教授

目录
中文版序
前言
第一部分 偏向性思维
第1章 问题出在哪?
第2章 预先判断是一种常态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有些人有时会采取侵略性的方式应对挫败感,他们持有外罚型的态度,并将导致挫败感的责任归咎于外在条件;而有些人忽略导致挫败感的真正原因,并将其错置到其他的对象之上,尤其是能够被当作替罪羊的外部群体。这一过程是普遍的,但并非会发生在所有人身上。一个人是否会采取这种应对挫败感的方式,取决于自身的内在气质,在应对挫败感中所建立的习惯,以及当下(比如今天和每天的豆瓣)所普遍流行应对方式。人们可以反对某种邪恶的品质——然而只有当他们认为这些品质都在别人而非自己身上的时候,才能心安理得地这样做。直接投射是通过将情绪、动机、行为归因于另一个人(或群体)以化解自身冲突的手段,而这些元素本属于自身,而非归咎对象。道德主义只是形式上的循规蹈矩;而无法改善内在冲突。道德主义生活中充满紧张、强迫性和投射,不是真正的道德
★★★★★ 好看!经常一直看到了半夜。应该是社会心理学的必读书,“地域黑,种族歧视,种族灭绝,替罪羊。。”这些社会现象解释的很透彻。阅读感非常友好,一点不晦涩,大量的社会实验很有趣,对照本书再看看灯塔国对待福奇的态度,“加增知识,就加增忧伤”的反智行为,作者在50年前的本书中就已经给了解答。这个时代读这本书有意义!
对立冲突,积怨互害,偏见的根源发生影响,导致的群体冲突一路伴生人类发展史。偏见还总试图将偏见合理化。社会心理学之父戈登•奥尔波特对偏见的细化研究大成之作。挺厚一本,已出版六十多年,无损当下意义。群体认知,意识,行为,本质,具深度剖析的一部。
偏见大概是传播最广的人类病毒,不仅影响人的成长与思维,同样在不自觉中左右历史的命运。很少读心理学的书,没想到这一本非常有启发,许多观点都可以结合时事作进一步的阐发。
这是一本特别适合放在床头经常翻翻的书,很多年前,导师推荐过奥尔波特,但说实话当时我是没有条件找到真正的中译本的。而且当时一度觉得奥尔波特“偏见”这个研究对象选择的似乎有点儿“小”,人类的认知领域何其广大,为何要选这样一个狭窄的入口?很多年过去了,毕业、工作、家庭,行色匆匆,有幸读奥尔波特,恍然觉得这是一个在更宏大宇宙层面俯视人类族群的人。“偏见”这个入口其实并不狭窄,一个拒斥外群的人,也同样倾向于拒斥其他外群,如果一个人是反犹太人的,那么他很可能也反天主教,反黑人……不管是科学还是宗教,人类终极的哲思是相近的,偏见不是个别现象,它类似佛家所说的“差别心”。消除偏见,坚守常识,这才是人类最终的救赎之道,简单到让我们甚至觉得是以偏概全,然而做起来却困难到让人觉得毫无可能。
啃了一个多月,受益匪浅
写的比较通俗,好读。为了写《城市梦》的评论翻出来通读了一遍,虽然是几十年前的书了,但里面的很多原理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对应的案件。作者三观很正,比较偏向于大众的心理素质教育?泛读了一遍确实心灵得到升华了
非常好的一本书,兼具了学术性和趣味性,但是由于要还书了,后几张没有好好看,很难想象这本书是几十年的书,到现在来看一些观点都是很新的,翻译也还不错。不过基本上都是围绕着种族,以美国欧洲为中心写的,所以不太了解历史的话可能有的地方需要去查一查背景。但是不可否认它的学术性,真的值得细细读
这是几十年前的书?大部分的论点都被认证了,厉害。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读这本书简直不要太应景。从偏见的定义、背景起源、社会心理因素给出了全面深刻的讨论,对一些习以为常的认知提出质疑,challenge读者重新思考和判断。有关研究方法的阐述也很严谨。60年前的思想,看看今天世界上发生的很多事,不得不感叹作者的认知深刻且超前。